-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营养理念进社区之二常见疾病营养治疗会计学第1页/共41页第一节 合 理 减 肥第2页/共41页一、肥胖症概述第3页/共41页Obesity!肥胖症(obesity) 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第4页/共41页正常成年男性的脂肪组织约占体重的15%一20%,女性占20%~25%。若成年男性脂肪组织超过25%,女性超过30%,即为肥胖。这个标准相对严格!第5页/共41页二、肥胖的分型第6页/共41页按病因和发病机制分 常与慢性病关联第7页/共41页 无内分泌疾病或找不出可能引起肥胖的特 殊病因的肥胖症为单纯性肥胖。占肥胖症总人数的95%以上。肥胖儿童中99%以上属单纯性肥胖。第8页/共41页 继发性肥胖症:继发于某种疾病所引起的肥胖。如:下丘脑病变、垂体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性腺功能减退、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等。是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第9页/共41页按体型分★苹果型肥胖: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心型”或“向心性”肥胖,则对代谢影响很大。 中心性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第10页/共41页★鸭梨型肥胖:周围脂肪过多,臀部和大腿粗,所以叫外周型肥胖, 多见于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风险小于苹果型肥胖。第11页/共41页三、肥胖的流行病学趋势第12页/共41页 肥胖-----日益突出的公共问题 目前全球约有2.5亿成年人属肥胖患者,成人中超重者约为此数的2~3倍,因此全球约有10亿人因体重超重面临疾病的危险。因肥胖导致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热点问题。第13页/共41页第14页/共41页第15页/共41页四、肥胖症的判断第16页/共41页 诊断方法★体脂物理测量法:全身电传导法、生物电 阻抗分析法、磁共振扫描法等。★体脂化学测量法:稀释法、同位素钾计数等。★人体测量法:标准体重法、体质指数法。第17页/共41页标准(理想)体重的计算 ★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评价标准:(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比较) ±10%,则为正常, ±10%~20%,则为超重或瘦弱, 超过±20%,则为肥胖或极瘦弱。 超过 20-30%为轻度肥胖 30-50%为中度肥胖 50%以上的为重度肥胖 第18页/共41页体质指数的计算体质指数(BMI)计算公式:体质指数(BMI)= 现在体重/身高2(kg/m2)第19页/共41页 中国人BMI评价标准(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 体重过低:<18.5 体重正常: 18.5~23.9 超重: 24~27.9 肥胖:≥28 第20页/共41页腹型肥胖鉴别依据:腰围与臀围比值(waist-hip ratio,WHR) 男性WHR0.9 女性WHR0.8第21页/共41页五、肥胖症的临床表现第22页/共41页第23页/共41页 超重、肥胖对几种疾病发病率的影响体重正常 体重超重 肥 胖 不患病 患病(%) 不患病 患病(%) 不患病 患病(%) 高血压 551 164(22.9) 242 181(42.8)* 17 21(55.3)* 高血脂 463 252(35.2) 215 208(49.2)* 20 18(47.4)* 冠心病 701 14(2.0) 410 13(3.1)# 35 18(47.4)* 糖尿病 652 63(8.8) 369 54(12.5)# 29 9(23.7)# 脂肪肝 636 79(11) 252 171(40.4)* 14 24(63.2)* 胆结石 661 54(7.5) 379 44(10.4)# 30 8(21.2)* 第24页/共41页 警 示: 防止超重和肥胖症的目的不仅在于控制体本身,更重要的是肥胖与许多慢性病有关,控肥胖症是减少慢性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一个关键因素。第25页/共41页六、肥胖的原因第26页/共41页 (一)内在因素1.遗传因素 ★父母体重正常者,其子女肥胖的几率约10%; ★父母中1人或2人均肥胖者,其子女肥胖几率分别增至50%和80%。第27页/共41页(二)肥胖与膳食营养1. 食物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由于摄取的食物过多,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第28页/共41页2.不良的进食习惯 ★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 ★不良的进食行为: 几乎见于绝大多数肥胖患者,其主要特征是:所选食物块大,咀嚼少、进食速度快,单位时间吃明显较多等。肥胖样进食(the obese style of eating)第29页/共41页3.其他因素 ★体力活动不足 ★工作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对第30页/共41页 七、肥胖的营养治疗第31页/共41页肥胖症患者的营养治疗要求1.减肥减什么? ★就机体组织而言,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专项训练补全对话.docx VIP
- 2025至2030生物制药发酵罐行业细分市场及应用领域与趋势展望研究报告.docx VIP
- 建筑管理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报告.pdf VIP
- 2025-2026年国家和地方BIM政策导向出台汇总.docx VIP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docx VIP
- 实 践 设计一个研学旅行方案课件 2025-2026学年度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中日汉字简繁新旧体对照表v1 5发布版.pdf VIP
- 阿思丹ASDAN(china)袋鼠数学竞赛2022年试题(中文版本).docx VIP
- 2024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二章 声的世界 实践 举办“创意与炫酷”音乐会 .pptx VIP
- 武将合集军政mod组合基础推荐版以及问题答疑V2.9.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