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VIP

4.2《扬州慢(淮左名都)》+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慢》(淮左名都) 教学设计 年级: 高二 姓名:李晋 【设计思想】 在了解新课程标准内涵基础上,要求学生着重学习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知人论世、诵读吟咏、整体把握、重点词语赏析),领略诗词的艺术魅力,并背诵默写本首词。突出学生的能动性,积累一些诗词鉴赏的心得,并用这些体悟继续分析后面的词作。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第一单元知人论世、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感时伤世的凄伤之情,词意理解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诵读、想象,今昔对比中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多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鉴赏诗歌的基本技巧,掌握了一定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但是,这些技巧和方法的运用仍然不够娴熟。所以对于诗歌鉴赏,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另外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年代久远,学生对其作者了解比较少,理解词意比较困难。 【课标要求】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教学目标】 基础性目标 了解姜夔及文学常识。 拓展性目标 诵读、想象,今昔对比中领会词作内涵,理解《黍离》之悲。 挑战性目标 了解词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诵读、想象,今昔对比中领会词作内涵,理解《黍离》之悲。 难点:了解词作中运用的艺术手法,体会作者蕴含在作品中的抚今追昔的哀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万贯,骑鹤下扬州”之说。到了唐朝,扬州更是美丽镲华,让人醉生梦死。李白就有“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而杜牧更是两度在扬州生活。翻开杜牧的诗集,最亮丽、最受人喜欢的是描写扬州的;可以说,杜牧传播了扬州的美名,扬州成就了杜牧的诗名。三百年后,又一文人路过此地,扬州还一如前吗?他眼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来学习姜夔的《扬州慢》。 情境导入 了解姜夔及文学常识。 诵读、想象,今昔对比中领会词作内涵,理解《黍离》之悲。 导学过程 问题组 问题1:知人论世:了解姜夔及慢词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补充。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 问题2:你能从小序读出哪些内容?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补充。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1.交代说明:词作时间(淳熙丙申至日);所见所闻(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写作缘由(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别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2.点明感情基调:“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着一“悲”字,给人悲凉、凄冷之感) 问题3:什么是 《黍离》之悲 ? 学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补充。 学生展示: 教师评价:(1)《诗经· 王风· 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2)《诗序》中称:?《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悲切伤感之情。 问题4:扬州是一座怎样的城?试用一个词概括特点?(找出相关词句)特点是怎么反映出来的?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 学生展示:空城 教师评价:荠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二十四桥、无声冷月、桥边红药)等。 词人“解鞍少驻初程”,站在扬州城边,看到了青青的荠麦、废旧的城池、高大的树木、孤独的二十四桥、无声的冷月、寂寞的芍药,听到了寒气中传来的凄清的号角声。一个“空城”,营造出了凄清的氛围,总结上片,领起下片,实为全词词眼。 问题5:词人心中的扬州又是怎样的?作者借助什么表现昔日扬州的? 学法指导:小组合作 学生展示:“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二十四桥”等。 教师评价: 课堂小结 这首怀古词通过写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 五.板书设计:重点字词板书 六.达标检测: 对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雪初霁 霁:天由雪转晴 B.因自度此曲 度:吟诵 C.荠麦弥望 弥望:满眼 D.解鞍少驻初程 少驻:短暂停留 答案:B 解析:度:谱写,作曲。 七.课后作业:完成课时练第1—2页。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这首词是作者自己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