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辑:刘邦与群臣对话+“进”“退”“达”-2023年高考作文新题预测与模考题选萃.docxVIP

第14辑:刘邦与群臣对话+“进”“退”“达”-2023年高考作文新题预测与模考题选萃.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4辑:刘邦与群臣对话+“进”“退”“达”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资治通鉴·汉纪》中记载了刘邦与群臣的对话,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老子》第三十三章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给学校文学刊物的“经典与成长”栏目投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知人与自知 “知人”是什么,“自知”是什么?知人就是知晓他人,了解他人的为人秉性、作风习惯;而自知就是认知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缺点。那么,为人处事要知人还是要自知呢?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明其道,能洞敌先机,知人善用;反之,不知人者,只能英雄末路,参败沙场。楚汉争霸时期,刘邦无能却知人善用,他用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用萧何“镇国家,抚百姓,给遗养,不决粮道”,他用韩信“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最后成为了汉高祖;反观项羽,自己勇猛善战却不知人,他辱韩信,错失良将,又先后气走陈平、范增,最后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刘邦知人,所以他胜利了,而项羽不知人,只能惨败收场;试想,如果项羽能知人善用,那么楚汉历史是否也将改写呢?由此可见,为人处事当知人。 自知者,知其性,能闲贫乐道,独善其身;反之,不知人者,只能功败垂成,身死道消。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他自知性格如此,不能再乱世中做官,于是退隐山林,潇洒一生。而长平之战中的赵括,因为他的不自知,高看了自己,断送了四十余万将士的生命和赵国的前途。倘使陶渊明不自知,想着在乱世中谋得生前身后名,他能闲贫乐道,自在逍遥吗?正是因为他的自知,他才能摒弃杂念,成为一名震古烁今的田园诗人。反观赵括,如果他能自知,那么赵国也不会大伤元气以至于后为秦所灭。由此可见,为人处事当自知。 为人处事既要知人,也要自知。那么,如何能让我们学会知人和自知呢?古人说:听其言、观其色、察其行、知其性。做到这四点,那别人的性格本质都会一览无遗。至于自知,先圣孔子告诉我们要“吾日三省吾身”,看到不好的行为,要时常反省自己,如果长此以往,那么我们一定可以自知。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以上两点,那么知人和自知又有何难呢?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室不闻其臭,在这个喧嚣的社会里,我们一定要学会知人,不交损友;不知其人,则不为其友。吕氏春秋有云: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所以我们要自知,不断完善自己。学会知人与自知,让智慧浸润我们的心灵。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由一段历史人物语录和一则诸子名言组成。 第一则材料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中刘邦夺取天下后与群臣之间的对话。刘邦说: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我能够善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刘邦所言体现了自知与知人的智慧。 “自知”是指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个性特点、长处和短处等。“自知”的意义是使自己更明智更谦逊,是自强的前提;“知人”是指了解他人,了解他人的个性特点、长处和短处等。“知人”的意义是反观自知,更周全更富于智慧,把自己和他人放在更合理的关联位置上;“自知”和“知人”的关系可以互为因果,互为前提或相辅相成。 第二则材料节选自《老子》第三十三章,意思是:善于知人是智慧,能够知己是心明;战胜别人叫有力,战胜自己是坚强。强调人欲知人,必先自知,人欲胜人,必先自胜,故以“自知”“自胜”为立身之本。 “胜人”是在“知人”的基础上,比权量力,凭借自身才华、能力、品质,在比较中凸显优势,这是对自身的一种肯定;“自胜”是在“自知”的基础上,超过现在的自己;或是克服自己的不良习性、贪念欲望等弱点,以强大的毅力保持足够的清醒和严格的自律。 题干要求“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给学校文学刊物的‘经典与成长’栏目投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结合材料”,只要在自己和他人的辩证关系中,论以下任一组都属于结合材料:自知与知人,知己知彼,胜人与自胜,自知与自胜。 “写一篇议论文”,要有明确的文体特征。 “给学校文学刊物的“经典与成长”栏目投稿”,写出历史人物的经典语录和诸子名言对个人“成长”的启迪意义,关注“我”的学生身份。 “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这句引导语启发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材料要有自己的认识。 行文构思上,可以先解读“知人”和“自知”的内涵,引出为人处世究竟该“知人”还是自知这一问题;接着先分析“知人”,如“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