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分类例说与实战(喻理诗).docxVIP

诗歌鉴赏分类例说与实战(喻理诗).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分类例说与实战(喻理诗) 中华诗词一般都以抒情为主,写景、叙事为辅,而在诗词中说明道理往往遭人非议,宋人严羽就认为“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是非常错误的。沈德潜在《说诗啐语》中也曾指出:“人谓诗主性情,不主谈论,似也不尽然”,同时他还指出:“谈论须带情韵以行”。其实,沈德潜的看法还不够完好,诗词中的说理也不全是通过谈论来表达的,有的诗人通过描写景物以喻理,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有的诗人通过抒情来说理,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际若比邻”,当然,也可以通过谈论来说理,只是诗词中的谈论是同形象描写相结合来表达的,如杜甫的“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推断一首诗或一联诗是否喻有道理,所喻又是何理,与推断咏物诗词是否有寄予差不多,都要潜心思考,仔细分析,切不行穿凿附会。而使用辩证法来分析,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好方法。下面就介绍一些说理诗词鉴赏的要诀,以期提同学的鉴赏力量。 首先要学会推断一首或一联说理诗是否是诗。先看一下理学家邵雍的“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这两句诗,理学家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依据,阐述了在阳气初动之时万物尚未萌发。很明显,这是理语,而不是诗语,由于他所写的既无形象,也无感情,没有诗味,没有诗趣。再看一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适宜。”诗人先描绘西湖的水光山色和晴姿雨态,再以西施为喻,写出西湖的神韵,趣味盎然,富有美感,能给读者以艺术美的享受。在此基础上说明白一种美学的原理——事物各呈面貌,各有其审美价值,可以说是善状眼前之景,妙托物外之理。诗中所说明的道理绝不是概念的,也不作抽象的事理演绎,而是通过西湖美景和比方等艺术手法来表达的,是用诗的语言来说出来的,是形象的,是含蓄的,是好玩的,因此是真正的诗。我们可用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始终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由行。〕出一道题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熟悉,题曰:“这两首绝句主要有哪三个特色?试结合原诗作深化而简要的分析。”解答前要做这样的思考:诗中说理是溶理于诗,使理富有诗味,具有理趣。这两首绝句正是凭借详细形象来说明道理的,理由形出,理不离形,故能发人深省,使读者能获得艺术形象美的享受。然后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一是通俗自然,到达出神入化的境界,能获得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二是擅长运用比方来说理,富有形象思维,读来意趣盎然,耐人品尝。三是富有理趣。” 其次要懂得诗中喻理常用的几种方法。这一问题在开篇中已经提及,再做点扼要的说明:鉴赏任何一类诗词都有其独特的方法,假如方法不对,答起题来弄不好就会砸锅,这是再简洁不过的道理。下面就分条加以阐述: 1.在形象的描绘中蕴含道理。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诗人在创作之初本不想说理,只想描绘景象,以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可不经意间却产生一箭双雕的绝妙效果。还以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为例,全诗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一看题目就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对草的描绘的初衷是表达别情,不经意间却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思,使人联想到生命存在的哲理——生生不息,无穷无尽。据说,这首诗是白居易初到长安时献给当时大诗人顾况的,顾况大为观赏,为之转变看法。究其因,正是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一联诗的嗟赏,而忘了诗中颈联犯了合掌之忌。我们可用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出一道题:“颈联是千古传颂不衰的名句,它富有哲理,请作较深化的分析,并说说今日人们又能赐予它什么样的新意义?解答前应作如斯考虑:诗词的哲理和意义大多从景物的描写中表现出来,虽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也有不少景语不但有情还含哲理。然后就能做出如下正确的回答:“沉舟之畔,千帆竞发;枯树前头,万木争荣。世界上一切都在向前进展,新陈代谢总是要连续下去的。新的意义是说明新事物总要代替旧事物。” 共8页,当前第1

文档评论(0)

182****1810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黄岛区原物通达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211MA3EBUTCX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