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新文化运动.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会计学第1页/共18页 思考:①影片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什么现状? ②陈独秀先生演讲的观点是什么?第2页/共18页探——上下求索吾之愿 陈独秀:辛亥革命,共和口号震天响,然山野之间,依然有人祭祖祭孔,不解民主自由之真谛。回顾数十年之历史,每逢共和革命失败一次,皇权思想便回潮一次。张勋、袁世凯的复辟就是如此。 封建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要想存其一,必先废其一,要使民众觉醒,国家强大,就必先将民众心中两千年的两千年的这座大山彻底推倒。第3页/共18页新文化运动 “文化”,在汉语系统里,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身穿明朝服装的袁世凯到天坛公开祭天第4页/共18页1、袁世凯 “孔子之道,自古常新,与天无极。……近自国体变更……使数千年崇拜孔子之心理,缺而修佛……本大总统躬膺重任,早做夜思,“恢复孔教,立国之根本。” -1914年《大总统祭圣告令》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第5页/共18页2、陈独秀等人——新文化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本,根据下列思维导图进行思考:思考:为何《新青年》和北京大学能够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阵地?第6页/共18页思考:1、根据人物衣帽特征,你认出哪些人物?2、不同人物的形象中可以看出蔡元培怎样的办学方针?第7页/共18页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本,归纳P57-58页新文化运动内容:1、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第8页/共18页材料一有一女子唐氏19岁,许配张家 ,还未嫁过门,未婚夫就死了,为了做烈女,唐氏选择自杀殉夫,历尽了喝符灰水、吞金、上吊、投河及三次绝食,最后服用砒霜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北京《中华新报》(民国初年)旧道德:指儒家传统道德,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新道德:指独立自主,个性解放的西方资产阶级新道德材料二 “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 ——陈独秀问题:材料一唐氏女子死于谁之手? 材料二陈独秀提倡的新道德是什么?2、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第9页/共18页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陈独秀《敬告青年》民主制度与民主思想民主科学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ScienceDemocracy 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第10页/共18页 文学革命新文学的典范《狂人日记》 白话文的先驱《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的推手《文学革命论》儒家传统思想民主科学民主共和儒家传统思想第11页/共18页思——百无一用是书生? 感悟、追问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影响表2:1924年北京大学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表1: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 “最崇拜的人物”问卷统计表1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2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序号 被崇 拜者票数1孙中山4732陈独秀1733蔡元培153… …… … 14孔子1序号被 崇拜 者票数1孔子1572孟子613孙中山17… …… … 第12页/共18页 感悟、追问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影响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 罗家伦:1917年进入北京大学文科,成为蔡元培的学生。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支持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中,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并在5月26日的《每周评论》上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这个名词,一直沿用至今。 感悟、追问新文化运动 第13页/共18页 新文化运动影响Bolshevism的胜利-------------------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李大钊4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感悟、追问新文化运动 第14页/共18页 新文化运动局限性 “把我们旧的书籍都扔到茅房里”。 “打倒孔家店”。 ——吴虞 对东西方文化全盘肯定或否定。 取消汉语,用英语或法语代替。 ——钱玄同、刘半农 前期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李时岳 强烈地主张废除汉字,中国文字,既难载新事新理,且为腐毒思想之巢窟,废之诚不足惜。 ——陈独秀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 ——鲁迅第15页/共18页 梁济的悲剧舍生取义 1918年在北京投水自尽。 遗书:“国性不存,国将不国。必自我一人殉之,而后让国人共知国性乃立国之必要……我之死,非仅眷恋旧也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