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7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df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小题狂做专练27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7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 1 .(2018 届浙江名校协作体)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东北地区的全部东北虎构成一个种群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所特有的特征之一 C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D .自然增长率高的种群单位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一定多 2 .(2018 届张家口市级联考)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将增多 B .害虫种群密度不能作为生物防治的依据 C .性别比例的改变不会影响种群密度 D .所有生物的种群都会经历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 3 .(2018 届杭州市级联考)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增长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 B .个体数量多的种群,其种群密度也大 C .死亡率越高的种群,其种群数量衰退的也越快 D .处于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越多,其种群增长越快 4 .(2018 届北京丰台区联考)中地雀和仙人掌地雀是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同一区域的两种地雀,在干旱季 节,蒺藜和仙人掌是两种地雀赖以生存的食物资源。蒺藜的种子大而坚硬,外部长有尖刺。干旱过后,中地雀 的种群数量剧烈下降,雌性死亡更多。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两种地雀的种群数量和性别比例 B .仙人掌地雀不食用蒺藜种子因而与中地雀无竞争关系 C .中地雀小喙个体和雌性个体死亡率高的原因是食物组成的变化 D .大粒种子的选择作用将会导致中地雀喙尺寸的平均值增加 5 .(2018 届长沙一中)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 数,用 50 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 ) A .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 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 复 3〜5 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1 B .取出50 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 50 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 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 3〜5 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 .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 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 数→重复 3〜5 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 .取出50 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 50 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 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 3〜5 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6 .(2018 届康杰中学)科学家曾针对某地区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 2 2000 只鸭子就能对 266.8 公顷(1 公顷=10000m )田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的变 化规律,实验中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模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之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B .乙图AB 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 3% ,并呈“J”型曲线增长,最初有 N 只,则 t 天后蝗虫的种群数量为 0 t N ×0.03 只 0 C .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蝗虫防治蝗灾,属于化学防治方法 7 .(2018 届南昌市级联考)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 A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 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

文档评论(0)

135555114982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