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王维平第三章地下水的理化性质与水质污染.pptVIP

水文地质王维平第三章地下水的理化性质与水质污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 1 化学污染物 (1)无机污染物 地下水中最常见的无机污染物是NO3-、NO2-、NH3、Cl-、SO42-、F-、CN-,硬度、总溶解固体物及微量重金属汞、镉、铬、铅和类金属砷等。 第三十一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 无直接毒害作用:总溶解固体物、 Cl-、SO42-、 NO3-、NH3等 有直接毒害作用:亚硝酸盐、氟化物、氰化物、及重金属中的汞、镉、铬、铅和类金属砷 第三十二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 (2) 有机污染物 生物易降解有机污染物—耗氧有机污染物 多属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油类等自然生成的有机物。 一般无直接毒害作用,其降解过程中会消耗溶解氧(DO),从而使水中DO值下降,水质变差。在地下水中此类污染物浓度一般都比较小,危害性不大。 第三十三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 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 性质均比较稳定,不易为微生物所分解,能够在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土壤和沉积物)中长期存在,又称之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man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 POPs一般具有较强的毒性,严重危害生物体的健康和安全。 第三十四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 2 生物污染物 地下水中生物污染物可分为三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 3 放射性污染物 核工业是放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与放射性有关的健康问题包括白内障、肿瘤、白血病等,这些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很难评价的。 第三十五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 (1)隐蔽性 (2)难以逆转性 第三十六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 定义: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到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 分类:间歇入渗型、连续入渗型、越流型和径流型。 第三十七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第三十八页,共五十八页。 第三十九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1 间歇入渗型 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质周期性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土层渗入含水层。 此类污染,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污染物是呈固体形式赋存于固体废物或土壤中,受污染的对象主要是潜水。 第四十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八页。 第三章 地下水的理化性质与水质污染 济南大学 王维平教授 第一页,共五十八页。 内容概要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地下水污染的概念 地下水污染源特征 地下水中的重要污染物 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与途径 污染物在地下水系统运移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及其他作用 第二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透明度、气味、味道、温度、密度、导电性和放射性。 颜色 气味 透明度 味道 温度 第三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一般地下水是无味的,当其中含有某种气体成分和有机物质时,产生一定的气味。 存在 物质 硬水 低铁 高铁 硫化氢 锰的化合物 腐植酸盐 颜色 浅蓝 淡灰 锈色 翠绿 暗红 暗黄或灰黑 第四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透明度 常见的地下水多是透明的,但其中如含有一些固体和胶体悬浮物时,则地下水的透明度有所改变。 分级 野外鉴别特征 透明的 无悬浮物及交替,60cm水深可见3mm的粗线 微浊的 有少量悬浮物,30~60cm水深可见3mm的粗线 浑浊的 有较多的悬浮物,半透明状,小于30cm深可见3mm的粗线 极浊的 有大量悬浮物或胶体,似乳状,水深很浅也不能清楚看见3mm的粗线 第五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味道 存 在 物 质 NaCl Na2SO4 MgCl2及MgSO4 大量有机物 铁盐 腐殖质 H2S与碳酸气同时存在 CO2、Ca(HCO3)2和Mg(HCO3)2 味 道 咸 味 涩 味 苦 味 甜味 墨水味 沼泽味 酸 味 可 口 第六页,共五十八页。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 温度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不同,温度变化规律也不同。常温层中,温度变化很小,一般不超过0.1℃;在常温层下,地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地热增温级一般为3℃ /100m。 类别 非常冷的水 极冷的水 冷水 温水

文档评论(0)

虾虾教育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问题请私信!谢谢啦 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与整理,收费仅为整理费用,如有侵权,请私信,立马删除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2026075000021
认证主体重庆皮皮猪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13MA61PRPQ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