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理解含义; 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归有光《项脊轩志》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李白 《送友人》;常见设问方式:;
提升演练: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注释:本诗是元稹被贬通州时听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消息时所作。②幢幢(chuáng chuáng):昏暗、摇曳的样子。
问: 全诗以景结语,请结合全诗内容,赏析最后一句诗的妙处。(4分)
;答案:暗风吹雨入寒窗”一句,以景结情
(1分)诗人借暗风寒雨渲染悲凉气氛,将“惊”的内容全部融于景语之中,表达了因挚友蒙冤被贬内心极度震惊、愤懑、悲痛等万般怨苦及满腹的愁思(2分)妙合无限,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1分;达标检测:;参考答案:;●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8.“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是从哪两个角度写景的?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5分)
;时空 (远近、俯仰、早晚、四季等)
感官 (嗅觉 、触觉 、 听觉、 味觉、 视觉)
动静 (动态、静态、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虚实 (虚写 、实写、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色彩 (鲜明、斑斓、柔和)
修辞 (比喻、拟人 、夸张、对偶 、用典)
点面结合 粗笔勾勒(白描)和细笔工描 ;●踏莎行·春暮 寇准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
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
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
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暗淡连芳草。
9.请简要赏析结句“长空黯淡连芳草”。(6分);例题展示: 踏莎行·春暮 寇准;答案:;小试身手:;答案:;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注释]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山光水色青翠缥缈。也泛指青翠的山。水涵幽树:幽暗的树影包涵映现在水中。机:心机;太湖恬亭 [宋]王安石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船归。 ;2、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①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2017(江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秋 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6分)
【答案】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解析】
中间两联,第一句讲自己登高望远,乾坤狭窄,这是所见之景,寓“愁”于其中,但未明“愁因”;第二句讲两个方面,一是中年得病,二是日月(指时间)紧迫(遒:迫近);第三句“空许国”言己壮志难酬;第四句“五更画角”(画角:乐器名,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振奋士气。在姜夔《扬州慢》中有“渐黄昏,清角吹寒”句)言战事未息。;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
【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现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