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质细菌学检查三项指标 指标名称 意 义 国家标准 菌总数 检定1ml自来水中所含各种活细菌数 100个 大肠杆菌价 能检出1个大肠杆菌的最小自来水量 300ml 大肠杆菌指数 在1000ml自来水中检出的大肠杆菌数 3个 第四节 动物体及畜产品中的微生物 一、正常动物体的微生物 正常微生物群:动物的皮肤、黏膜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都存在着很多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它们对宿主非但无害,而且有益,而且是必需的,所以这些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及其意义 正常情况下,寄居于动物体对机体无害且有益和必需的微生物类群,称为正常菌群或正常微生物群。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利作用 2、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 3、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1、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利作用 ①促消化作用: 将不溶必蛋白和糖类转化为可溶性状态, 促进机体吸收。 ②营养作用: 大肠杆菌及乳链球菌能合成VitB1、B12 泛酸、叶酸及VitC、K等,供机体利用;双岐 杆菌产酸造成酸性环境可促进对VitD、Ca、Fe的吸收。 ③生物屏障作用: 即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如大肠 菌素可抑制痢疾杆菌生长;唾液链球 菌产生的H2O2抑制脑膜炎球菌生长。 ④免疫作用: 微生物具有免疫原性、促分裂和佐 剂的作用。可剌激机体免疫系统发育 和成熟。 2、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病原菌 ①机体免疫机能低下:如大面积烧伤,过度疲劳, 受凉,长期患消耗性疾病。 ②正常菌群寄居部位发生变迁:如外伤,手术,留置导尿管等使大肠杆菌进入腹腔、泌尿道或血液等。 ③不适当的抗菌素药物治疗: 如长期或滥用抗菌素治疗。 3、菌群失调及菌群失调症 菌群失调:指机体、菌群、环境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发生改变,导至体内正常菌群中各种细菌的数量和比例发生大幅度的变化,生态体系表现出的不平衡状态。 菌群失调症:指严重的菌群失调使机体发生功能紊乱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者。菌群失调症又叫菌群交替症(二次感染)。 菌群失调经常发生而菌群失调症则少见。患二重感染的机体抵抗力很弱,细菌对抗菌素药物不敏感,治疗难度大,应严加预防,避免发生。 条件致病菌:但是有些微生物,如寄生在猪肠道中的大肠杆菌或猪上呼吸道和扁桃体上的巴氏杆菌等,在机体因受外界环境不良因素影响而防御机能减弱时,或当寄居部位改变,或由于某种原因破坏了正常生物群之间的生态平衡时,都可能引起疾病,这些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一)体表的微生物 动物的体表由于与外界环境密切接触,常附着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等。 (二)呼吸道的微生物 呼吸道上部,特别是在鼻粘膜上,经常存在着由于吸气随空气进入的细菌。呼吸道下段,细菌逐渐减少。支气管末梢及肺泡内是无菌的。 寄生在动物上呼吸道中的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双球菌、巴氏杆菌及其他革兰氏阴性菌等。 (三)消化道的微生物 ◆ 胚胎期和新分娩的幼畜,其消化道是无菌的。在出生后数小时的幼畜消化道中即能发现微生物。 ◆ 正常情况下胃内的胃酸有杀菌作用,因而胃内微生物含量极少。但反刍动物瘤胃中微生物的区系却十分复杂,主要有厌氧性细菌和纤毛虫两大类。 ◆ 小肠中由于胆汁及消化液作用,微生物数量较少。 ◆ 消化道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虽多,但也可因饲料的种类、饲养管理条件和机体健康状况而有所变动。 (四)泌尿生殖道的微生物 健康动物的子宫、卵巢、睾丸等是无菌的。但在母畜的阴道黏膜及公畜的尿道黏膜上发现有葡萄球菌、链球菌、抗酸性细菌、大肠杆菌和非病原性螺旋菌等。 (五)菌群失调 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与宿主、环境间处于协调共处状态,维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对动物是有利的。 菌群失调症:由于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称为菌群失调症。 二、畜产品中的微生物 (一)乳汁的微生物 ◆ 乳汁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也是微生物最好的培养基。 ◆ 乳汁被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取决于动物的皮肤被毛,挤乳的容器、工具等,饲料、垫草、粪便和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也是不可低估的。 ◆ 患乳房炎及其他疾病的动物的乳中有大量的细菌,常可发现葡萄球菌、链球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 (二)肉类中的微生物 ■ 健康动物的组织内部一般是无菌的,但实际上普通的鲜肉,往往含有或多或少的微生物。 ■ 污染鲜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和霉菌。它们常引起鲜肉的腐败、酸败、发霉及肌肉变色,结核杆菌、布氏杆菌、炭疽杆菌等病原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