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排列相同封装的元器件 在PCB板上,通常把相同封装的元器件排列在一起,如电阻、电容等。若PCB板上这类元器件比较多,依次调整比较麻烦,则可以采用各种技巧。具体操作如下: (1) 执行菜单命令“编辑”→“查找相似对象”,鼠标变成十字形。 (2) 移动鼠标,选中一个元件,单击鼠标左键,系统弹出查找相似对象对话框,如图9-33所示。 (3) 在对话框中的Footprint(封装)栏中右侧下拉选项中选中Same。 (4) 单击按钮,此时PCB中相同封装的电阻都处于选中状态。 (5) 采用自动布局方法布置这些元件。 3. 多个元件对齐排列 4. 元件的标号及注释方位调整 元件布局调整后,再将元件的标号、注释方向及位置进行调整,期间可以反复调整栅格的大小,以使元件能在栅格上对齐,元件标号、注释与元件轮廓处于合理位置。调整后的效果如图9-35所示。 9.5.6 原理图和PCB的交互查看 (1) 分别在原理图编辑界面和PCB编辑界面执行菜单命令“工具”→“交叉选择模式”,如图9-36所示。 (2) 如果在原理图中选择某个元件(555),PCB界面相应的元件会被选中,如图9-37所示。 9.6 自动布线规则设置 9.6.1 布线的一般原则 1. 电源线设计 根据电路板电流的大小,尽量加大电源线的宽度,减小环路电阻和电压降。电源线、地线的走向和数据传递的方向应一致,这样可以减小干扰。电源总线尽量靠近地线。 2. 地线设计 公共地线布置在板的边缘,便于与机架连接。导线与电路板边缘应留出一定的距离,便于安装导轨和进行机械加工,提高绝缘性能。 数字电路的地与模拟电路的地应尽量分开,它们的供电系统也要完全分开。电路板上每级电路的地线应自成封闭回路,以保证每级电路的地电流主要在本级地回路中流通,减少级间地电流耦合。 3. 信号线设计 总线必须严格按照高频→中频→低频,一级级按弱电到强电的顺序排列连接,如有不当容易引起自激。高频电路常采用大面积包围式地线,以保证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低频导线应靠近电路板的边沿布置。 高电位导线和低电位导线应尽量远离,使相邻的导线间电位差最小。 采用信号线和地线交错排列或地线包围信号线,以达到良好的抗干扰作用。 采用双信号带状线时,相邻的两层信号线不宜平行布设,最好采用井字形网状布线结构,或斜交、弯曲走线,避免相互平行走线。 4. 在布线过程中必须遵循的规律 (1) 印制导线转折点内角不能小于90°,一般选择135°或圆角;导线与焊盘、过孔的连接处要圆滑,避免出现小尖角。由于工艺原因,在印制导线的小尖角处,印制导线的有效宽度小,电阻大。另外,小于135°的转角会使印制导线的总长度增加,也不利于减小印制导线的寄生电阻和寄生电感。 (2) 导线与焊盘、过孔必须以45°或90°相连。 (3) 在双面、多面印制板中,上下两层信号线的走线方向要相互垂直或斜交叉,尽量避免平行走线;对于数字、模拟混合系统来说,模拟信号走线和数字信号走线应分别位于不同面内,且走线方向垂直,以减少相互间的信号耦合。 (4) 在数据总线之间可以加信号地线来实现彼此的隔离;为了提高抗干扰能力,小信号线和模拟信号线应尽量靠近地线,远离大电流和电源线;数字信号既容易干扰小信号,又容易受大电流信号的干扰,布线时必须认真处理好数据总线的走线,必要时可加电磁屏蔽罩或屏蔽板;时钟信号管脚最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因此走线时,应尽量靠近地线,并设法减小回路长度。 (5) 连线应尽可能短,尤其是电子管与场效应管栅极、晶体管基极以及在高频回路中。 (5) 元器件的移动。 方法一:直接用鼠标搬移元器件。鼠标指针指向元器件,按住左键并保持,移动鼠标,元器件会跟着移动。 方法二:执行菜单命令“编辑”→“移动”,弹出下拉菜单进行选择,如图8-54(a)所示。 方法三:右键单击窗口工具栏中的 图标,也能弹出移动菜单选项,如图8-54(b)所示,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移动方式。 (6) 元器件的旋转。 方法一:右键单击窗口工具栏中的 图标,弹出如图8-54(b)所示菜单,对元器件进行旋转。元器件选中后,单击“翻转所选”命令完成180°翻转;若选择“旋转所选”命令,弹出如图8-55所示旋转角度设置对话框,输入需要旋转的角度。 方法二:先选中需要旋转的元器件,按住鼠标左键并保持,此时鼠标指针变为十字形。按空格键可以完成90°旋转;按“X”键可以完成左右翻转;按“Y”键可以完成上下翻转。 (7) 元器件的删除与恢复。 方法一:先选取元器件,选择键盘上的Delete键,完成删除。 方法二:执行菜单命令“编辑”→“删除”,鼠标变为十字形,单击某个元器件,该元器件即被删除。 方法三:依次单击快捷键“E”“D”,也能执行删除命令。单击右键可结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