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pptx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0 古诗三首》课堂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pptx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10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梅花》《咏柳》想:这些诗有什么共同点?想一像这 本节课我种描写大自然中事物的诗被称为——咏物诗。们继续学习三首咏物诗。看图猜诗名《咏鹅》马 诗李贺 (790—816) ,字长吉,福昌 (今河南宜阳) 人。唐代诗人。 他七岁能辞章,十五岁工乐府,一 生体弱多病,仕途困厄。有《雁门 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等名篇。初读课文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yān什么时候。马是六畜之首,是进取、 勇敢、成功的象征。李贺的 《马诗》是以马为题材的一 组诗,共有23首,这首诗是 其中的一首。什么时候。解诗题大意: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 光的映照下犹如皑皑白雪。月亮 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什么时候。明诗意跑什么时候。清爽的 秋天驰骋明诗意大意: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头带上 金络头,飞快地奔驰着,踏遍这 清爽秋日时的原野。想象画面通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带有金络脑的马驰骋在边塞疆场。什么时候。尽显无奈,又寄托了 太多的期盼渴望建功立业的马儿自知遥遥无期诗人仅仅是要写一匹渴望建功立业的战马吗?资 料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悲叹。 托物言志 李贺年少成名,一生仕途失意,却有“世上英 雄本无主”的英雄气概和“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 关山五十州”的愿望与雄心。读一读朗读时,前 两句语速可以放缓, “沙如雪”“月似 钩”适当拉长声音, 读出大漠月夜的荒 凉、冷寂之感。后两句语速可相 对快一些,读“何当 金络脑”的时候语调 可适当上扬, “快走” 可短促有力,读出节 奏感,表现出诗人想 要建功立业的急切与 向往之情。结构梳理抒情月似钩沙如雪渴望建功立业快走何当写景马诗主题概括《马诗》这首诗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诗人 以马自喻 ,通过写马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 家建功立业 的远大志向和强烈渴望,同时也表 达了自己 怀才不遇 的感慨与愤懑。想一想:这首《马诗》和课文中的《马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马诗[唐]李贺此马非凡马, 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 犹自带铜声。相同点:都表达了 诗人怀才不遇的愤 懑之情。拓展延伸不同点:课文写的是 一匹矫健的战马,本 诗写的是一匹瘦马。请你仿照下面的诗句,写一写你熟悉的景物吧。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课堂演练空中月如镜,山间溪似练。背诵古诗《马诗》,预习《石灰吟》《竹石》。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石灰吟于谦 (1398-1457) ,字廷益,号节庵,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 明朝大臣、军事家。著有《于忠 肃集》十三卷, 系其被害约二十 年后汇集而成。初读课文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不要读成粉身碎骨古代诗歌的 一种形式解诗题赞颂石灰虚词,形容很多明诗意大意:石灰石只有经过千 万次捶打才能从深山里开 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 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明诗意大意:即使石灰石粉身碎骨 也毫不惧怕, 因为它甘愿把 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想象画面展开想象,你看了怎样煅烧石灰石的画面?诗人吟咏石灰, 也是吟咏自己心 目中 的理想人格状态,吟 咏自己磊落的襟怀。石灰石在烈火中从容不迫,只要 把一身清白留在人间,即使粉身 碎骨也不害怕。资 料于谦少年时期即刻苦读书,志向高远。他在12 岁时写下了《石灰吟》。于谦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成语“两袖清 风”就与于谦有关。于谦行事章奏,悉合机宜,号令明审,且爱国忘 身, 自奉俭约,中外威服。景泰八年正月,于谦遭 诬陷以谋逆罪被杀,籍没时家无余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怎样的品质?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石灰自喻,体现了不 向恶势力妥协、屈服的精神。我们可以感受到 诗人为人正直,坚贞不屈的品质。读一读“千锤万凿”“烈火焚烧” 可以读得稍有力 度一些, “若等 闲”可以读得平 稳、舒缓,读出 其中的从容之意。第三句语调 可昂扬一些,最后 的“要留清白在人 间”可以读得坚定、 有力,传递出诗人 坚强不屈的意志。背一背试着借助图片背一背这首古诗吧。结构梳理石 灰吟坚贞不屈千锤万凿浑不怕留清白烈火焚烧持身清白主题概括《石灰吟》借石灰石开采、煅烧、粉碎的艰 辛 过 程 , 喻 指 无 论 面 对 怎 样 严 峻 的 考 验 都 视若等闲 ,由此来证明自己 持身清白 、 坚贞不屈 的心性。竹 石郑燮 (1693-1765) ,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扬州八怪”之一。他一生只画兰、 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著有《板桥全集》。初读课文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为自己的画作《竹石 图》所题的诗。解诗题形容根扎 得结实岩石的裂缝明诗意拟人扎根大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 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 地扎在岩石缝中。明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华美教育精品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