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 PAGE \* Arabic 1 —
《河中石兽》第一课时教案
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觅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觅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是教学的重点。 文章中相关语句在翻译上有一定难度,故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是教学的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觅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当在上游寻觅,依他的话,果真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 四、借助解释和词典翻译课文。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山门 圮(pǐ)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 倒塌到河里, 二石兽并沉焉。 (门旁)两只石兽也一起沉到河里了。焉,助词,无义。 阅十余岁, 僧募金重修, 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 求二石兽于水中, 竟不可得, 便到河中寻觅那两只石兽,竟然没找到, 以为顺流下矣。 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 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便划着几条小船, 拖着铁耙,寻觅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 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讽说: “尔辈不能究 物理。 是非木杮(fi),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 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 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湮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耳,助词,表示确定。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觅它,不是荒唐吗?〞 沿,顺流而下。 众服为确论。 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 一老河兵闻之, 又笑曰: 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讽说: “凡河中失石, 当求之于上流。 “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去寻觅。〞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正由于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 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 (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 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 石必倒掷坎穴中。 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 转转不已, 遂反溯(s)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 求之下流, 固颠; 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觅它,纵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觅,不是更荒唐吗?〞 如其言, 果得于数里外。 依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真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 莫非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预习课后训练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检测试卷.pdf VIP
-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ppt VIP
- 通桥(2016)8388A 高速铁路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docx VIP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5.走近科学家》教学设计.docx VIP
- 幼儿园课件:《牵牛花和它的朋友们》.pptx VIP
- CBT 3495.10-1995 船舶工业档案管理规则 档案收集及其业务指导要求-行业标准.pdf VIP
- 小学教育学 第二章 学校.ppt VIP
- 人美版七年级上册2.3《诗意的色彩》教案.pdf VIP
- 2024年秋新改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课标版).docx VIP
- 安全导则发布稿.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