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5-2010年10月全国报告HIV感染者按年份分布(数据为卫生部公布各省当年报告数汇总) 85-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AIDS 5 3 5 23 29 52 38 126 136 230 233 714 1028 6120 12652 7550 7909 10742 14509 20056 29291 27695 34157 HIV(+) 492 216 261 274 531 1567 2649 3343 3306 4677 5201 8219 9732 21691 47606 40711 44070 48161 60081 68249 50000 48000 34745 1985-2012年10月全国报告HIV感染者按年份分布 (数据为卫生部公布各省当年报告数汇总) 1995-2009年我国艾滋病哨点监测 HIV抗体检出率变化趋势 病例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传播途径构成 中国艾滋病疫情流行特点(2009年) 艾滋病疫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但在局部地区及特定人群出现高流行; 艾之病疫情上升速度进一步减缓; 性传播持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传播上升速度明显; 艾滋病受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 HIV/AIDS: Reported vs Estimated Reported cases (264,302) Estimated number (700,000 PLWA) Iceberg 1000万 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几个可能趋势 随着传染源的不断累积和高危行为的蔓延,我国艾滋病疫情还会继续加剧; 随着监测工作的加强,艾滋病疫情会相继发现; 经吸毒传播所占的比例将有所下降,经性传播所占的比例上升; 男/男性行为人群可能会成为我国艾滋病流行的重要人群; 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措施,艾滋病将向感染者的配偶、子女及一般人群中扩散; 艾滋病发病和死亡会持续增加。 * * * *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所导致的免疫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涉及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增殖和代谢异常,免疫分子或信号转导的缺陷。 免疫缺陷病分类 1)发病原因分为 原发性(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继发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2)主要累及的免疫成分不同分为 a.体液免疫缺陷,b.细胞免疫缺陷,c.联合免疫缺陷,d.吞噬细胞缺陷,e.补体缺陷。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 1)感染; 2)肿瘤; 3)自身免疫病; 4)具有遗传倾向。 第一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一、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 X连锁隐性遗传, 女性多为携带者。该病的发病机制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 Btk)基因缺陷。Btk为一种信号分子,主要表达在所有的B细胞(包括前B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上。在B细胞正常发育过程中,前B细胞受体与Btk偶联,通过Btk转导信号,使前B细胞发育为成熟B细胞。患儿前B细胞因Btk缺陷而不能转导信号,而使B细胞发育停滞于前B细胞阶段。 1.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 临床表现 患儿出生后6-9个月(?)出现症状,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20%患儿伴自身免疫病。血清中IgS水平明显降低或缺失,对抗原刺激不能产生抗体应答,血循环中B细胞数目减少,淋巴组织缺乏生发中心和淋巴滤泡,但骨髓中前B细胞数正常, T细胞数和功能正常。 2.性联高IgM综合症 发病机制是X染色体上的CD40L(CD154) 基因突变,活化的CD4+T细胞不表达CD40L, T细胞与B细胞的协同作用受阻, 不能诱导B细胞进入增殖,导致Ig类别转换障碍。 临床表现 患者血清IgM增高, IgG、IgA和IgE均明显降低或缺乏, IgD正常或增高。患者估算B细胞和T细胞发育正常;外周血和淋巴组织中可见大量分泌IgM浆细胞,但对TD抗原仅有弱的IgM应答,主要表现为反复胞外菌感染。 二、原发性T细胞免疫缺陷 DiGeorge综合症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T细胞活化和功能缺陷 T细胞膜分子表达异常或缺失(如CD3?或?链基因变异、ZAP-70基因变异) 图19.10 三、联合免疫缺陷 1. 重度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 1) X-性连锁SCID IL-2?链基因突变。T细胞发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长沙餐饮类名店.docx
- 202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申论》真题卷(行政执法)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ANSI Z535.6-2006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for Product Safety Information.国外标准收集df.pdf VIP
- 2023年牡蛎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pdf VIP
- EPC项目设计实施设计方案.docx VIP
- [1285]《中国文化中的天地观》-第二篇-说地.doc VIP
- 建筑系馆案例-波尔图大学建筑系馆.ppt VIP
- 院内VTE的预防及护理措施.pptx VIP
- 第7课时 商的变化规律 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pdf
- 上海第一中学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2).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