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并下决心改掉自己不良的学习习惯。
2、知识目标:
⑴训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质。
⑵了解分析自己的学习习惯状况。
⑶知道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知道不良学习习惯的危害性。
@
3、能力目标:
⑴认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
⑵提高运用相关方法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我来说新闻
(2 个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新闻 ppt,教师点评)
(一)欣赏歌曲《童年》,引入新课
教师:学校元旦举行歌咏比赛,《童年》成为热门的候选歌曲,下面请同学们欣赏歌曲《童年》歌中有段歌词和我们上节课讲到的学习习惯有关,听听是那句(播放歌曲《童年》) 歌曲中的主人公有哪些不良的学习习惯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如果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像歌中所唱度过一个迷迷糊糊的童年。)
教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学习习惯,学习习惯对于我们学习生活来说十分重要。我们还知道了学习习惯有良好的也有不良的。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良好学
习习惯的表现,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以及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86 页,阅读课本第二个内容的第一、第二段。
(二)讲授新课
—
板书课题:
二、学习习惯面面观
活动:我的自我检查(学生对照课本 86 页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自我检查,在课本上做出符号)教师检查、指导)
提问:你有哪些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点评)
活动:小组讨论,互相评价
(收集本组同学的良好习惯、不良习惯,做好记录派代表发言) 教师点评并归纳: 我们需要建立的良好学习习惯
善于集中精神,排除干扰;
爱动脑筋,爱观察,爱提问;
3.
:
有钻研精神,喜欢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4.
勤做笔记,书写整洁;
讲究条理,善于归类整理知识;
喜欢阅读,有意识地拓宽知识面;
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8.经常与同学讨论问题.
教师收集了一些在同学们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让我们对这些习惯提高警惕,不要让它们给我们带来不良的影响。
我们需要纠正的不良学习习惯
1.
^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精神不集中;
2.
自习课目标不明确,东翻西看,浪费时间;
笔记、作业的书写不整洁,试卷等资料不归类整理
遇到好电视,就忘记做作业;
边做作业,边听音乐;
喜欢哪科学哪科,偏科;
作业本、作文本、考试卷发到手,看看分数就扔到一边,不认真分析检查。小结:不良的学习习惯可能是我们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可能是我们人生之舟驶向成功彼岸的暗礁,可能是我们长途跋涉时鞋里的细沙。所以我们要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板书课题:
,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要改变不良习惯,首先要付诸决心,因为,习惯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改变它,我们必须有持久作战的决心。其次,我们应该制订计划, 好的计划是具体、明确、可行的。
1、制定计划(具体、明确、可行)
(举例某学生的期末复习计划,存在的问题:空洞、不明确、不可行)(发《期末复习计划》,指导学生课后拿回去和家长共同填写)
2.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第一、交一些能够管束自己的朋友 第二、用暗示法来提醒自己第三、用写日记的方法来管束自己
(三)实践与评价:
活动:完成《不良学习习惯纠正卡》
最后,可以邀请我们的父母、同学等做我们的监督人,帮助、提醒我们,我们的成功需要所有人的支持。
(四)
,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和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五)
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努力培养和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成功。
(六)板书设计: 二、学习习惯面面观
1、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
2、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定计划(具体、明确、可行)
2、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六)教后反思:
教学设计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很有针对性,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但是对教学重点的处理力度不够,时间分配方面稍弱,对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重点的突出不够明显,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