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金融史-全套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金融史-全套PPT课件.ppt

第十章 全面抗战时期的金融 本章的结构安排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紊乱及其膨胀 ●第二节 国统区的金融 ●第三节 沦陷区的金融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的金融 ●第五节 抗战时期的金融思想 ●第一节 货币流通的紊乱及其膨胀 ★通货的紊乱 抗战时期,事实上形成了国统区、沦陷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等货币流通与管理区域,通货多元更形恶化。 中、中、交、农四行垄断发行的不兑现的法币。 官办地方银行发行的银行券和代用货币。 私营银行、钱庄和其他金融组织发行的可流通的本票、庄票和各种代用货币。 典当、商号发行的通用票与代用货币。 外国银行发行的外币和外汇。 沦陷区的日伪货币和日本军用票。 ★通货膨胀肆虐 ☆国统区的法币膨胀日趋严重 ☆非国统区出现恶性通货膨胀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因为失地扩大且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税源减少、公债信誉和人民收入下降,所以通过发行纸币来解决财政困难,遂酿成严重的通胀。 全面抗战期间,在沦陷区,日军和敌伪集团为劫掠中国人民以支持日本的侵华战争而滥发各种日伪纸币,造成恶性通胀。 ★国民政府应对通货膨胀的举措 ☆管制物价 ☆鼓励储蓄政策 ☆实施收买、集中、售卖黄金和举办 黄金存款的黄金政策 ●第二节 国统区的金融 ★战时的金融业 ☆大后方金融业获得发展 ☆“孤岛时期”上海金融 业的畸形繁荣 ▲推进大后方银行网络的建设。 ▲发展大后方的保险业。 ▲大后方的信托机构数量显著增加。 ▲调整战时大后方的农业信贷政策并完善农贷机构体系。 ▼全面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银行存款继续增加。 ▼银行的票据交换额也在波动中增长。 ▼银行放款总额没有恢复,但个别银行的投机性放款增多。 ★“四联总处”的设置、业务范围及活动 ☆“四联总处”的设置 ☆四联总处的业务范围与战时的活动 1937年8月,四联总处成立。 国民政府于1939年9月8日决定改组四联总处:扩大组织;整合人事;提高职权。 四联总处的业务范围:调剂四行券料,设计分布金融网,集中与运用资金,审核四行发行准备,发行与领用小额币券,审核四行联合贴放、内地及口岸汇款,审核外汇申请,战时特种生产事业和联合投资,调剂战时物资,管理生金银,管理农业贷款,推行特种储蓄,及其他四行联合应办的事项等。 1941年后国民政府利用四联总处加强金融统制并逐渐加强中央银行的职权与实力。 ★国统区的金融管制与金融业整理 ☆全面抗战初期的金融管制 实施限制提存的政策以防控银钱业的挤兑风潮。 实行新的汇划制度。 实行战时外汇管制政策。 采取干预外汇黑市和维持黑市汇价的政策。 ☆战时国统区的金融业整理 加强对民营银行业的管制。 限制一般银行参与商业投机。 完善银行管理法规,规范和加强银行管理。 加强对银钱业的稽核检查并解决遗留的若干问题。 ●第三节 沦陷区的金融 ★伪满时期的东北殖民化金融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伪在东北沦陷区继续加强金融垄断和经济统制。 东北的金融体系,构建以伪满中央银行为核心并垄断伪币制造及发行,以伪满兴业银行垄断“产业开发”的长期资金供给,以横滨正金银行垄断外汇和外贸贷款的金融体系。 在东北地区实施金融垄断和统制:实行资金统制;垄断放款;控制民营银行,剥夺民营银行资金运营自主权;没收敌方财产以增强日伪金融势力。 东北地区民营银行因为遭受诸多限制而陷入困境。 ★日伪对华北、华中沦陷区的金融掠夺 ☆日伪在华北沦陷区的金融掠夺 日伪在华北沦陷区建立以伪“联银”为基础的金融体系,实施金融统制:套取国民政府外汇,破坏中国抗战经济;统制贸易,集中外汇;控制华北经济,攫夺中国大量资源。 统制增资改组的银钱机构的存放款及票据清算。 扩充其控制的华北金融网和联银券的流通范围。 将“联银券”与日本金票建立等价关系,使伪“联银”成为日本主子的奴仆。 ☆日伪在华中沦陷区的金融掠夺 日伪集团在华中沦陷区采取措施建立以伪中央储备银行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加强对原上海租界金融业的直接管制。 ●第四节 抗日根据地的金融 ★建立根据地金融机构 ☆抗日根据地设立了十 几家银行 ☆在根据地推进合作运 动,扶持信用合作社发展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 抗日根据地金融机构的活动包括:执行政府的经济政策,吸收存款、发放低利率农贷、投资工商业、办理汇款;接受政府委托,发行抗币;代理财政金库、经理公债;买卖金银,遏制高利贷,开展对敌货币斗争。 ★发行抗币并进行货币斗争 发行抗币的目的:行使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与政策,整理金融,活跃市面,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克服财经困难,坚持抗战。 抗币发行种类:各根据地发行的地方货币(包括本票)至少

文档评论(0)

粱州牧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资料收集自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6120077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