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清康熙帝为北京孔庙所题“万世师表”匾额;;1、生于乱世;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 ;3、创办私学(收徒讲学);4、从政失败(积极从政);;6、献身文教(编订“六经”); 以孔子故居为庙,以皇宫规格而建,历经多朝扩建,成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1、政治思想;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思考: ①“仁”和“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二;﹡子曰:“敬鬼神而远之。”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的教育思想;(二)孔子的思想学说;孔子的思想可谓博大精深,但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不被统治者所采纳?;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二)荀子(集大成者) (名况,战国时期);归纳比较——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二、道家;(1)哲学思想;塞翁失马;辩 证 法;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无 为 而 治;二、道家学派;派别;;三、法家;;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韩非子》;四、墨家与墨子 (名翟,战国时期);  俄国著名文豪托尔斯泰说:“我受中国的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家中挂着孔子画像,以示崇敬。伏尔泰甚至自喻是“孔门弟子”。   在新加坡儒家思想影响很大,在修己爱人、诚信谦和、廉政公平、高度文明等方面,都表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影响更大。;老子天下第一;⒈奠定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影响后世,惠泽中外。;1.下列孔子的教育主张,反映其教育学生不分等级贵贱的是(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只是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当仁不让于师也 2.“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下列对这一学说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主张调节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②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 ③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主张“民贵君轻”,实行仁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3.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4.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乙生说:穿衣服要看身份地位,该穿什么衣服就穿什么衣服;丙生说:讲究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烂的衣服未尝不好;丁生说:何必麻烦。由上级规定,大家穿统一的制服不是很好吗?按甲、乙、丙、丁的描述顺序对应的思想学派是( ) A.儒、墨、法、道 B.道、儒、墨、法 C.儒、法、墨、道 D.道、墨、法、儒;5、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文档评论(0)

152****82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