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分类分析和总结.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费品分类》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5 年 11 月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4 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 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国家标准《消费品分类》,项目编号为T-469,计划 2015 年完成报批。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全国消费品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508 归 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负责组织编写,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 研究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单位参加编写。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1、 对消费品进行科学分类是监管消费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2014 年 6 月,质检总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消费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以 下简称《指导意见》 ),提出多项“以发现问题为导向,以强化处置为核心,以保障安全为 底线”的新举措。作为全国质检系统聚焦的“三大安全”之首,消费品安全既与人民群众 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考验着质检工作的改革创新能力。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消费 品安全监管工作要以保障消费安全,净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为出发点,突出民生导 向、底线思维、风险管理、多元共治 4 项原则。 基于全社会对消费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消费品进行深入研究任重道远。消费品 的内涵 和分类是国家消费品安全监管部门开展工作的基本依据。然而,我国目前尚未有针 对消费品内涵的权威界定,并缺乏对消费品分类的相关依据,使诸如标准制修订、国家监 督抽查、专项抽查、风险监测等相关监管工作常常陷入无序和不科学的境地。因此,对消 费品的内涵进行界定,并对消费品范围进行科学分类可为监管消费品工作提供依据。 2、 以标准或法规形式界定消费品分类界定是世界其他国家监管消 费品安 全的重要手段 纵观国际社会,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均有相应的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监管消费品 安全, 且均出台了《消费品安全法》,在该法中, 对消费品的内涵和分类均做出了相关界定, 使消费品安全监管具备了法律依据。 在我国, 尚未有相关法律或标准对上述内容进行规范, 而由于各国的国情各异,上述国家的相关材料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国情,因此,需要依据我 国政府职能的设置、行业发展状况等因素,制定与我国政治、经济、技术发展相适应的消 费品内涵和分类规范。标准化作为一种规范相关技术文件的重要手段,是使全社会认同和 固化消费品内涵和分类的关键途径。 三、标准编制过程说明 消费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政府主管部门、相关科研 机构围 绕消费品监管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但消费品的范畴问题仍然未破题。从 2007 年起,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就消费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先后组织起草制定了《消 费品安全风险评估通则》 、《消费品制造安全管理指南》和《消费品安全标签》等国家标准, 既填补了消费品安全领域的标准空白,为相关组织开展消费品安全管理提供了规范指导, 又为本标准的起草进行了良好的前期准备。 2013 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国内十余家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牵头承担了科技部《产 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关键技术研究及标准研制》课题的研究工作,依托该课题的研 究成果,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申请了《消费品分类》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并获得国家标准 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立 项。 2014 年 1 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湖北省标准化研究院、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 济研 究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等相关单位,成立了国家标准起草工作组,并对下一步工作 进行了分工和安排部署。 2014 年 7 月,起草组充分研究了国内外有关产品分类的标准以及美国、 加拿大、日本、 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品安全法》 ,在充分掌握了上述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标准草稿 的内容框架与制定原则。 2014 年 8 月-2015 年 6 月,起草组基本完成标准草稿。 2015 年 7 月-10 月,起草组通过会议研讨、网上征求意见等形式,面向全国的消费品 各相关产品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专家发送了标准草案, 共收集专家意见 50 余条。 在此基础上,标准起草组形成了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拟通过网络和信函等形式,面 向社会征求意见。 三、主要技术内容介绍及分析 1、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定义了“消费品” 1 个术语,引用并修改了现有标准GB/T 22760-2008 对“消费 品” 这一术语的定义。 由于目前我国现有的消费品相关标准对该术语的定义过于宽泛,未明确界定出消费品 涵盖的范围,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标准的使用者不能明确界定哪些产品为消费品,因此本 标准明确规定了“消费品不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烟草、特种设备、飞机、船舶、军 用产品等政府特殊监管的产品” 。在总结分析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

文档评论(0)

mph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上海谭台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10115MA7CY11Y3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