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裂痔(肛裂)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主要症状: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疼痛可加剧,常有便秘及少量便血。 (2)主要体征:好发于肛门前后正中部位,肛管皮肤浅表纵裂,创缘整齐、基底新鲜、色红,触痛明显,创面富于弹性,多见于急性肛裂;有反复发作史,创缘不规则,增厚,弹性差,溃疡基底紫红色或有脓性分泌物,上端邻近肛窦处肛乳头肥大,创缘远心端有哨兵痔,或有皮下瘘管形成。多见于慢性肛裂。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肛裂的诊断要具备主要症状如肛门部疼痛、便血或伴有便秘,肛裂的疼痛呈典型的周期性疼痛,排便时疼痛,便后数分钟后可缓解,随后再次发生疼痛可达数小时后缓解;便血为滴血或手纸染血,鲜血,量少。肛门部检查有肛管皮肤裂开,肥大肛乳头和哨兵痔等体征即可作出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血热肠燥证:大便二、三日一行,质干硬,便时滴血或手纸染血,肛门疼痛;腹部胀满,溲黄。裂口色红。舌质偏红,苔黄燥,脉弦数。 2.阴虚津亏证:大便干燥数日一行,便时疼痛点滴下血;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裂口深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气滞血瘀证:肛门刺痛,便时便后尤甚。肛门紧缩,裂口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二、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1.肛裂扩肛术 (1)适应症:急性肛裂 (2)操作方法:患者取截石位,骶麻或局麻后常规消毒,术者戴橡胶手套,并将双手食指和中指涂上润滑剂,先用右手食指插入肛内,再插入左手食指,两手腕部交叉,两手食指掌侧向外侧扩张肛管,以后逐渐伸入两中指,持续扩张肛管3~4分钟,使肛管内外括约肌松弛,术毕。参照《中医外科学》第9版(李曰庆等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2.内括约肌切开术 (1)适应症:慢性肛裂 (2)操作方法:在肛缘一侧距肛缘1~1.5cm作小切口达内括约肌下缘,确定括约肌间沟后分离内括约肌至齿状线,剪断内括约肌,然后扩张至4指,电灼或压迫止血后缝合切口,可一并切除肥大肛乳头,前哨痔。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3.肛裂切除术 (1)适应症:慢性肛裂 (2)操作方法:切除全部增殖的裂缘、前哨痔、肥大的肛乳头、发炎的隐窝和深部不健康的组织直至暴露肛管括约肌,同时切断部分外括约肌皮下部或部分内括约肌,创面敞开引流。参照《外科学》第8版(陈孝平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术后使用抗生素: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头孢呋辛钠),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钠),联合或者不联合甲硝唑。用药时间为术后原则上不超过48小时,必要时可延长72小时。 (二)辨证论治 1.血热肠燥证 治法:清热泻火,增液通便 (1)推荐方药:凉血地黄汤合脾约麻仁丸加减。黄芩、黄柏、生地、生石膏、元胡、地榆炭、槐花炭、三七粉、生大黄(后下)等。或选择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熏洗: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类的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倒入熏洗容器内,药液温度80度左右,熏蒸10~15分钟,药液温度降至38度左右,局部坐浴10~15分钟。 (3)中药外用:可选用具有清热泻火止痛的栓剂纳肛或中药膏剂散剂外敷外洗。 2.阴虚津亏证 治法:凉血养血,增液通便 (1)推荐方药:润肠汤加减。知母、黄柏、玄参、生地、麦冬、白芍、当归、阿胶(烊)、桃仁、红花、熟地、川芎、元胡等。或选择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熏洗: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择具有凉血养血类的中药随证加减。 (3)中药外用:可选用具有凉血养血止痛的栓剂纳肛或中药膏剂外敷。 3.气滞血瘀证 治法:行气活血,润肠通便 (1)推荐方药:六磨汤加减。当归、榔片、厚朴、决明子、桃仁、红花、赤芍、麻仁、瓜蒌仁、郁李仁、陈皮、元胡等。或选择具有同类功效的中成药。 (2)中药熏洗:根据患者证候特点,选择具有行气活血类中药随证加减。 (3)中药外用:可选用具有行气活血止痛类的栓剂纳肛或中药膏剂外敷。 (三)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以下中医医疗技术适用于术后常见并发症。 针刺治疗 1.术后疼痛 选穴:针刺长强、承山、足三里、环跳穴。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一日一次。 2.术后尿潴留 选穴:针刺关元、中极、气海、三阴交、水道、阳陵泉透阴陵泉。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一日一次。 3.术后粪嵌塞 选穴:针刺支沟、足三里、气海、合谷、曲池。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一日一次。 (四)护理调摄要点 1.饮食调理:饮食清淡,忌食辛辣,多食蔬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