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疫病的防治-板栗种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板栗疫病的防治-板栗种植 更多板栗种植相关资讯请访问 板栗疫病又名干枯病、胴枯病,是中国森林植物检疫对象,又是丹东地区板栗树常见病害。板栗疫病主要危害苗木主干、主枝及小枝,感染后病斑迅速包围枝干,造成枝条或全株死亡,轻的导致造林成活率下降、结果量降低,重则造林失败或整片栗林绝收,危害极其严重。 一、症状。发病初期在病部表皮出现水渍状、边缘不规则、淡褐色至红褐色病斑,稍隆起,后逐渐扩展,直至包围树干并上下蔓延。病部组织早期湿腐,有酒糟味,有时自病皮表面溢出黄褐色汁液,失水后树皮干缩凹陷,表皮龟裂,剥开枯死树皮,可见有污白色至淡黄色扇形伸展的菌丝体。病部在适宜条件下发展较快,病菌主要在皮层中蔓延,当病害发生严重时,木质部表层也可侵染,树势严重衰退,病部树皮纵裂,部分脱落,暴露其内部的黄褐色韧皮部残余组织以及木质部。当生长旺盛的枝条受害后,病斑周围发生隆起的愈伤组织,尤其以病部上端为多,当溃疡围绕枝干后,上部枝叶逐渐枯萎,叶片停止生长,变成黄色或红褐色,继而凋落,病枝溃疡下方常有不定芽萌发成簇的徒长枝。 二、病原。板栗疫病的病原为寄生内座壳菌,分类在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间座壳科,内座壳属。病原菌以病树上的多年生菌丝体和子座越冬。传播途径主要靠雨水,有时昆虫和鸟类也可以成为媒介。病菌多从灼伤口、嫁接口、剪锯口及其他机械损伤处侵入,其中日灼、冻伤斑及嫁接口是最常见的病菌侵入点。 三、发病规律。每年3-4月份病斑上产生浅棕黄色的子座,病菌开始活动危害,常造成枝干枯死。5-6月份雨水多、空气潮湿,在子座上产生大量橙黄色分生孢子角,放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等传播途径侵染危害。7-9月份病情又进一步发展,开始再侵染,产生新病斑后迅速发展,直至病组织干裂后树皮成鳞片状掀起脱落。11月份上冻以前,陆续产生有性孢子,病菌停止活动。此病害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雨水多,湿度大,发病最严重。土壤瘠薄、树势弱、地下水位高或不易排水的栗园,发病也重。 四、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苗木或接穗传到无病区,如需从病区调入苗木,除严格检验外,尚需在萌芽前喷洒1:1:160倍波尔多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剂以及其他杀菌剂,然后再定植。 ?进行抗病品种注意筛选和利用抗病品种。 ?加强栗园管理,适当修枝,改良土壤,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性。 ?避免树体的机械损伤,冬、夏季将枝干涂白,以防冻害和日灼,一旦造成伤口应及早用波尔多液等药剂消毒保护,防止病菌侵入。 ?及时刮除病斑并分期涂抹腐烂敌40倍液,喷洒40%福美砷100-150倍液,401抗菌剂200倍液加0.1%平平加等进行消毒,严重病树及时伐出,集中烧毁。?积极防治蛀干害虫,在板栗的整个生长期中,发现有害虫为害嫩梢和叶片时立即喷1:1500倍液乐果或敌杀死进行防治,保护枝、叶少受伤害。 本文由问题大卖场收集整理

文档评论(0)

Kumb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