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屺亭桥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1927年回国,先后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1933年起,先后在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德国、苏联举办中国美术展览和个人画展。抗日战争爆发后,在香港、新加坡、印度举办义卖画展,宣传支援抗日。后重返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素描多作人物、肖像,造型精练、准确,注重线与面的结合; 油画长于人物、风景,作品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中国画则融西方艺术手法于中国传统艺术之中,别具一格。兼工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尤善画马,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徐悲鸿的艺术融中西绘画于一炉,精深博大,隐秀雄奇。针对以模仿古人为自足的通病,他取历史和现实题材,创作了《九方桌》、《愚公移山》等人物画巨构,为中国画注入勃勃生气,并且以形神兼备、呼之欲出的《泰戈尔》、《李印泉像》使中国肖像画别开天地。他的大泼墨山水画《漓江春雨》、《古都之回忆》驰名中外,以崭新的手法捕捉大自然的神奇脉搏,巧夺天工,吞吐大荒,令人叹为观止。 ????徐悲鸿笔下的动物性格毕现、宛然若生。《风雨鸡鸣》、《群狮》、《逆风》汇聚着中华民族为真、善、美而奋勇抗争的时代感情,《奔马》更是画家与时代的交融,以英俊的形象和勇敢、自由、奔向光明的精神代表着中国绘画新的高峰。 ????徐悲鸿的大量素描和油画作品吸收了古典主义的坚卓、浪漫主义的想象、写实主义的朴实、印象主义的瑰丽,但始终蕴以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以中国特有的情趣动人心弦。他的座右铭:“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使这位江南布衣傲世的艺术成就因其崇高的人格力量而愈加璀灿。 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江苏省宜兴县屺亭桥镇,徐悲鸿幼从家学,9岁开始学画。17岁在宜兴女子师范等学校任图画教师。他父亲去世较早,家境贫寒,他19岁\21岁他两次到去上海谋生, 1916年入上海震旦大学法文系半工半读,课余苦修素描。便在应征上海哈同花园明智大学仓颉画像的竞试中脱颖而出,被请到圣仓明智大学作画、讲学,结识了中国的学者鸿儒—康有为、王国维,得以视野大开,学艺精进。其写生入神的功力和锐意革新的气魄使康有为发出“艺坛奇才”的赞叹。暑期应聘到作画,翌年5月,赴日本学习美术 。 “人不可无傲骨,但不可有傲气。 ”---座右铭 徐悲鸿原名徐寿康。在困难重重时,他感到前途渺茫,世态炎凉,不禁悲从中来,犹如鸿雁哀鸣,遂改名为“悲鸿”。 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能成才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俩比一比,等毕业时,看看谁是人才,谁是蠢才! 1919年,带着寻找中国艺术发展途径的使命感,他前往巴黎留学,考入法国最高美术学府一一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刻苦研习素描、油画,又以法国现实主义伟大画家--达仰为师,全面深入地把握欧洲优秀绘画传统的技巧与精神。他还在八年之中遍游欧洲各大美术馆,临摹了拉斐尔、伦勃朗、委拉斯盖兹、普吕洞、德拉克罗瓦等各派大师的名作,对西方艺术的精华精通练达。 1925年康有为当时曾写道:徐悲鸿10年前为我及文慎公、沈子培尚书写像,惟妙惟肖。其于画,盖天才也。后游日本,又学画于法国、德国,深诣7年。令归出所画示我,精深华妙,隐秀雄奇,独步中国,无以为偶。其画固中国所未见,其画派亦中国所未有。“ 1926年,徐悲鸿赴布鲁赛尔的博物院临画,他很爱鲁本斯的作品,认为他是古今最大的色彩画家之一。 1927年春,徐悲鸿赴意大利和瑞士,流连于圣彼得寺的名雕和西斯廷教堂的米开郎基罗的壁画之前,纵情地欣赏了文艺复兴时代大师们的杰作,并游览了庞贝古城,领略广西方古代艺术的气氛。经过8年勤奋刻苦的学习和钻研,徐悲鸿感到自己已能在创作之前胸有成竹,并能尽情挥写,得心应手。于是,他带着精湛的绘画技法和广博的艺术知识,回到久别的祖国,致力于革新中国绘画的现实主义艺术运动。 为了宣传中国美术,提高中国艺术的国际地位,1933年,徐悲鸿前往欧洲,举办中国画展。徐悲鸿的作品受到公众的热诚赞扬,法国政府购藏了他的《古柏》一画,法国报纸称赞该画可与巴比松画派大师卢梭相比。随后,徐悲鸿又赴布鲁塞尔、柏林、法兰克福举办个人画展,获巨大成功。徐悲鸿在意大利米兰、苏联列宁格勒、莫斯科举办的中国画展也引起轰动,苏联爱米塔日美术馆还专门成立了中国绘画的展室。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的沦陷,他给自己居所起名“危巢”,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 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徐悲鸿强烈的爱国情怀,徐悲鸿选择积极抗日的广西,为李宗仁、白崇禧等抗日名将作画,主持美术培训班。 1938年,抗战进入最艰苦的年头,徐悲鸿赴南洋举办筹赈画展,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