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风险控制措施: 硬件系统控制危险的十项原则: 8)减少接触时间:减少与危险、危害因素的接触时间,降低人身伤害机率、降低对人体的危害。 9)合理布局:可减少人为失误。 10)用自动(机械)代替手工。 管理措施: 1)转移(替换):技术转移、财务转移(出售、发包、开脱责任合同、保险与担保)。 2)警告:设置各种警示标识。 3)防护(保护):个体防护措施。 4)管理(纪律):责任及制度等。 第三十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换句话说,就是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小单元体,它是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有意义的最小组成部分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办法 第三十一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有何异同? 危险源——直属组织活动场所内,一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事(主要指活动)、物(除本身产品)、状态等。 环境因素——组织活动(不仅限于直属场所)、产品或服务(为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输出性活动)中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或关系)的要素。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办法 第三十二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是判断其是否应当被识别为环境因素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而可导致伤害……的事、物、状态本身就应被辨识为危险源。 例如:一杯热茶。热量能导致灼烫,因此温度高是一种危险源,而剩下的茶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即与环境相互作用,则是一种环境因素。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办法 第三十三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辨识方法一般采用过程分析法。 辨识步骤: 1、通过选取一个活动过程,再对活动过程划分活动单元。 2、按活动单元开始进行危险源辨识: 第一类危险源辨识:正常状态下,该活动单元所存在的能量和危险、有害物质。 第一步:使用了什么设备、设施和工具,使用了什么原、辅材料。 第二步:使用设备、设施和工具时消耗或产生什么能量,在能量转换中可能出现什么样的意外泄放而导致事故发生;有哪些有毒、有害原、辅材料会在使用过程中造成职业病或危害。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办法 第三十四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辨识步骤: 第二类危险源辨识: 异常状态下,可能导致能量意外释放或危险、有害物质的防护性失效、措施破坏等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心理、生理因素或行为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紧急状态下,即突发性事故或事件时,所造成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办法 第三十五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环境因素辨识:确定能与环境(如大气、水、土地、声、磁场等)相互作用的要素(如废气、废水、废弃物、噪声、辐射、资源能源消耗等等)。 3、确定危害类别和环境影响。 一个危险源可产生多个危害类别,一个环境因素也可产生多个环境影响。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的辨识办法 第三十六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 触电:包括雷击伤亡、电灼伤事故。 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 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 危害类别说明 第三十七页,共七十七页。 二、安全管理基本原理及常识 火灾。 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 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物理性爆炸:包括锅炉爆炸、容器超压爆炸、轮胎爆炸等。 化学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如瓦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