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pptx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 教 学 目 标掌握急性阑尾炎的护理评估及术后护理;了解阑尾的解剖及生理概要。熟悉急性阑尾炎的病因、辅助检查及护理诊断; 阑尾解剖 解剖生理一种退化器官(食草动物的阑尾很发达)长约7-9cm,直径约0.5cm位于腹部的右下方,盲肠内侧,近端与盲肠相通,远端闭锁腔细小,又是盲端,食物残渣和粪石等容易掉入腔内,堵塞管腔引起发炎 阑尾的位置 病因阑尾管腔梗阻1)管腔细窄、弯曲、盲管2)粪石、寄生虫体异物3)慢性炎症纤维化4)淋巴小结增生5)胃肠功能紊乱 管腔肌肉痉挛细菌入侵 病理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 急性单纯性急性化脓性坏疽或穿孔性阑尾周围脓肿炎症程度轻 度 中 度重 度 重 度病变部位 粘膜或粘膜下肌层和浆膜层 穿透全层 穿透全层肿胀程度轻 度明 显严重或瘪陷严重或瘪陷浆膜色泽充 血高度充血暗紫色或黑色暗紫色或黑色表面附着纤维素渗出物脓性渗出物脓 苔包饶大网膜周围渗出少局限性腹膜炎弥漫性腹膜炎局限性腹膜炎症状体征轻较 重严 重中等度 转归炎症消退炎症局限化炎症扩散 临床表现转移性右下腹痛 --- 始于上腹或脐部 --- 继之右下腹疼痛 --- 不同类型的阑尾炎,腹痛特点不同 --- 不同位置的阑尾炎,腹痛部位有差异 盲肠后位阑尾炎:右侧腰部疼痛 盆位阑尾炎:耻骨上区疼痛 肝下区阑尾炎:右上腹痛 临床表现胃肠道反应 --- 早期有轻度厌食、恶心或呕吐 --- 弥漫性腹膜炎可致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全身表现 --- 乏力、脉速、发热 临床表现体征右下腹固定压痛 --- 阑尾所在部位的压痛最明显腹膜刺激征 ---腹肌紧张、反跳痛和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右下腹包块 --- 压痛性包块 特殊体征检查部分病人表现不典型,可作以下辅助试验观察有无特殊体征出现:①结肠充气试验②腰大肌试验 ③闭孔内肌试验 ④直肠指检 特殊体征检查 ①结肠充气试验:先用一手压迫左下腹结肠区,再用另一手按压其上方,驱使结肠内气体冲击有炎症的阑尾,引起右下腹痛为阳性。 特殊体征检查 ②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左腿屈曲,被动过伸右腿(髋),引起右下腹疼痛者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盲肠后,贴近腰大肌 。 特殊体征检查③闭孔内肌试验:病人仰卧位,使右髋屈曲90°并内旋,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较低,靠近闭孔内肌。 ④直肠指检:在直肠右前方有触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置低,其尖端指向盆腔。当炎症向盆腔扩散时,在直肠前壁和两侧壁有明显触痛或包块。 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1.新生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1)临床不多见2)穿孔率和死亡率高3)早期即可厌食、呕吐、腹泻等症状4)发热不明显,诊断困难5)高度注意患儿有无发热及右下腹压痛体征 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2.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 1)下腹痛陈述不清,就诊时常已并发腹膜炎。 2)病情重,早期就有高热、呕吐、腹泻 3)腹部体征不明显。 4)早期容易发生穿孔并发腹膜炎。 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3.老年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1)转移性右下腹痛不明显。2)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常不符。3)全身反应不严重。4)穿孔率高,易引起腹膜炎。 4.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特点:1)腹痛和压痛部位随子宫增大而上移。2)阑尾穿孔时,炎症不易局限,易并发 腹膜炎,但压痛、肌紧张轻微或不明显。3)阑尾炎症刺激子宫,使子宫收缩,易造成早产或流产。特殊类型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 辅助检查1.B超检查2.实验室检查 可显示阑尾肿大或阑尾周围脓肿。①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白细胞比例增高。②尿常规:少量红细胞,系输尿管受局部炎症刺激所致。如尿中出现大量红细胞,提示可能是输尿管结石。 治疗要点①急性阑尾炎均宜行阑尾切除术(首选)②单纯性阑尾炎及较轻的化脓性阑尾炎,也可试用抗生素、中药等非手术疗法。③阑尾周围脓肿则不宜手术,采用抗感染等非手术疗法,待肿块消失后3个月,再行手术切除阑尾。 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1.体位:卧床休息,半卧位2.饮食:禁食补液3.抗感染,忌灌肠4.解痉止痛,禁用吗啡或哌替啶5.密切观察病情 手术前后护理1.体位2.饮食 病人回病房后,先按不同的麻醉安置体位。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 ①术后1~2日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可给流食,无不适渐改半流食。②术后4~6天给软质普食。③1周内忌牛奶或豆制品,以免腹胀。④1周内忌灌肠及泻剂。 3. 病情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体征。 4.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1)腹腔内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