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记述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国家面临危险之时勇担重任,游说秦穆公,拆散秦、晋两国的联合,使郑国转危为安的故事。教材将本文列为“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学习内容,以巧设任务群情境,将鉴赏人物个性语言以及高超的劝说艺术与文言运用相结合,探究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在阅读过程中,理清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对史实做深入思考,联系现实或多元化地理解古代文化经典。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句式等相关文言知识。
2.进行文本细读,探究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理解《左传》创作风格。
3.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左传》有关知识,积累文言知识。
2.赏析烛之武的说辞,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3.体会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4.在文本解读中,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学习任务:
课前准备:《烛之武退秦师》的文言知识,包括词类活用、文言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在检查预习情况的环节中,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现象”知识点。
(设计意图:夯实文言知识基础,疏通文言文意,掌握文言文阅读技能。)
一、情境任务
校文学社要举行“走进历史现场 解说历史故事”的文化活动,高一(2)班选择《烛之武退秦师》作为解说对象,请你为它写一篇解说词。
(设计意图:以真实任务情境为依托,有效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明确历史事件,了解历史背景,体会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以及他的智慧和格局。情境任务的设计总领课堂的几个环节,由浅入深,逐一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任务分解
① 初读文本,完成表格,明确历史故事情节
起 因
人 物
发 展
结 局
参考示例:
起 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人 物
晋侯、秦伯、郑伯、佚之狐、烛之武
发 展
烛之武夜缒而出舌退秦师
结 局
秦伯乃还 晋侯亦去之
(设计意图:本活动任务以初读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筛选关键信息,理清文章脉络,明确历史故事情节,解决写解说词的第一个问题。)
② 细读文本,紧扣话题,探讨历史人物形象
话题一:烛之武靠什么说动秦伯?
话题二:在烛之武劝说的过程中,揣摩秦伯的心理变化,为什么秦伯会答应退兵?
参考示例:
话题一:
烛之武靠逻辑说动秦伯。
退秦师的文段可以分为四层(坦言知之,动之以情;阐述利害,晓之以理;以利相诱,为秦着想;引史为例,巧设离间)。
烛之武首先提出“郑既知亡矣”,坦白郑国处境,消除秦伯的戒心;“越国鄙远、亡郑陪邻”是从郑国灭亡对秦国不利的角度来阐述,“行李往来、共其乏困”是从舍郑对秦国有利的角度来阐述,阐明利益,为秦国着想;“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是从历史角度阐述晋国的本质,站在秦国的立场上提出秦伯最担心的问题。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烛之武靠诚恳的态度说动秦伯。
“敢以烦执事”用谦虚的语气婉言郑国的处境,创造出和谐的谈话氛围;“也”“矣”“焉”“何”“唯”等语气词的使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侃侃而谈,不卑不亢,处处尊重对方,该示弱的地方示弱,该商量的地方商量,给秦伯留下很好的印象。
烛之武靠抓住对方的心理说动秦伯。
烛之武点明利害,抓住秦伯趋利避害的心理特点,一害一利之间说明亡郑对秦国是有害处的,存郑对秦国是有好处的。他就是这样动之以情、许之以利、以史为例、晓之以理,说动了秦伯。
话题二:
“郑既知亡矣” 秦伯放下戒备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君亦无所害。” 秦伯觉得在理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君之所知也。” 秦伯有所警觉
“夫晋…… 唯君图之。” 秦伯下定决心
秦伯由疑惑到半信半疑到对晋国不满再到下定决心,经过了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恰恰体现了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另外,从事件起因看,郑国和秦国没有直接的矛盾,从当时的地理位置看,秦国和郑国成为盟友更有利于秦国的发展和国力的强大。秦伯最后的决定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结果。
(设计意图:由两个话题展开的讨论,既可以让学生欣赏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阐明说理的逻辑,提升自己的思辨能力,又能让学生赏析烛之武的智勇双全的人物形象,以及《左传》中简洁明快的艺术特色。同时也为写解说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③再读文本,质疑结局,探寻历史文化内核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结尾
这个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课后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促织》文言知识整理-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docx
- 《答司马谏议书》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大学之道》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窦娥冤》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过秦论》 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复活》与《雷雨》比较阅读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 《谏太宗十思疏》学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雷雨(节选)》导学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词类活用整理-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下册.docx
- GB/T 46622.1-2025液压传动 螺纹插装阀安装连接尺寸 第1部分:米制螺纹.pdf
- 《GB/T 46622.1-2025液压传动 螺纹插装阀安装连接尺寸 第1部分:米制螺纹》.pdf
- 2025重庆渝海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外包岗位招聘7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岳池县兴隆镇公开招聘社区网格员的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湖南怀化市靖州县纪委监委选调11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年镇原县科技局下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贵州国企招聘:2025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武汉铁路局集团招聘(180人)笔试参考题库最新.docx
- 2025重庆市应急管理局遴选公务员7人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赣州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制工作人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