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pdfVIP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2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一、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是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的内容,本 单元教学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民间器乐类型——鼓吹 乐、打溜子、吹歌、江南丝竹、广东音乐,认识、了解其音乐体裁、演奏形式、 风格特征及社会功能等相关知识,进而为鉴赏更多的民间器乐积累经验。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包含 《鼓乐铿锵》《丝竹相和》两节内容,共包含 《锦鸡出山》《滚核 桃》《童谣》《中花六板》《娱乐升平》5 首作品。 (一)锦鸡出山 《锦鸡出山》是一首根据湖南土家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打溜子”改 编的一首器乐曲。乐曲以锦鸡为描写对象,通过几种打击乐器特有的音色及多变 的演奏技法,生动地刻画了锦鸡的各种生活动态,并借此表现了土家族人民热爱 生活的乐观情趣。 《锦鸡出山》的全曲,下设五个小标题“山间春色”“结队出山”“溪涧戏游” — 1 — 2022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 “众御顽敌”“荣归”,并借小标题划分了乐曲的段落。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小标 题提示了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内容。 “山间春色”意在表现山清水秀、春暖花开、美丽怡人的春天景色。乐曲采 用上下句对偶及螺蛳结顶的手法表现音乐内容。所谓上下句对偶,是指上下两句 在节奏上基本对称,而在音色上却又互相对比。所谓螺蛳结顶,是指将原有的乐 句逐步紧缩,直至最后形成简洁的顶端,因句相的逐层递减,形成收缩性的结构 功能,可有效地把音乐推向高潮。这两种手法结合使用,使音乐形成一种欢快愉 悦的情绪。 (二)滚核桃 《滚核桃》是一首山西绛州鼓乐。演奏时使用十面各种形制的鼓和一副拍板。 由于演奏时既有音乐本身的情绪色彩,又有演员现场的表演艺术,因而不仅好听, 而且十分好看。演出时,演员的演奏位置如下图: B组 A组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乐曲表现农民采摘核桃之后,集中装袋、运到房顶上,然后镇开核桃味晒、 核桃滚散开来、滚落地下等景象,并以此抒发农民劳动时的欢快喜悦心情。 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头”为散板,带有引子的性质。演奏时, 先用合奏,而后由十名鼓手轮流滚奏鼓柳,渲染出一种晾晒核桃的生活情景。乐 曲的主体部分为“身”。它有明确的节拍:4/4、3/4、2/4 拍。在演奏这段音乐时, 十名鼓手采用合奏的形式。其演奏技法包括:敲击鼓柳、敲击鼓面、闷击鼓面、 双手交叉敲击鼓柳、交替敲击鼓植和鼓柳、单手滚奏、闷击向前推奏、闷击向后 推奏等。由于演奏技法的差异,造成音响音色上的不同,进而使音乐情绪显得丰 富多彩。其音乐内容既表现了农民晾晒核桃时的动作与心情,也模拟了晾晒核桃 时发出的截然不同的各种声响,从而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一派欢乐景 象。乐曲的“尾”也为散板。其节奏逐渐地松弛下来,表现人们忙碌劳作后休息 下来那种悠闲舒适的生活景象。 — 2 — 2022 年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优质课评选暨优秀课例汇集活动 (三)童 谣 《童谣》原为北京市城区内流传的一首儿歌-- 《打花巴掌》,这是儿童在游 戏过程中反复吟唱的歌曲。歌词反映了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整个歌曲的节奏明 快、旋律流畅,很受儿童的欢迎。这首歌采用先数板、后唱歌的演唱形式,通常 由一人领诵、众人齐唱,歌词可循环重复地不断演唱,偶尔也会有人即兴创编歌 词。 《童谣》是一首吹歌。这种乐队由管子 (兼口噙子)、喷呐、二胡、扬琴、 中阮及一些打击乐器组成。其中,口噙子 (一种含在嘴里的发声器)担负着模仿 儿童数板的任务。乐曲仅有一个乐段,非常简洁,采用支声音乐及不断重复变化 的手法表现音乐内容。总体上看,音乐情绪欢快活泼、充满童趣和该谐的色彩。 (四)中花六板 《中花六板》是中国传统器乐曲,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简称 “中板”,又 名 《薰风曲》或 《虞舜薰风曲》。它是由民间传统器乐曲 《老六板》扩板加花变 奏而成的乐曲。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