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科下肢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文化科学论文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医学心理学”中“烧伤科”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5014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2
文1:骨科下肢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
1、资料与方法 2
1.1一般资料 2
1.2材料 3
1.3方法 3
1.4疗效判断标准 3
1.4统计学方法 4
2、结果 4
3、讨论 4
文2: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6
1.资料和方法 6
1.1一般资料 6
1.2治疗方法 6
1.3观察指标 7
1.4统计学分析 7
2.结果 7
3.讨论 7
参考文摘引言: 8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正文
骨科下肢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文化科学论文资料)
文1:骨科下肢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伤、工业伤逐年递增,四肢伤特别是下肢的创伤,伴软组织坏死缺损的创面已成为下肢骨科的常见病,且大多数创面不能一期闭合,用传统的方法治疗,住院时间长病人较为痛苦。为了研究有效方法对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针对我科收治的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临床选择VSD的方法进行治疗,最终患者的愈合时间获得了显著的减少,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05月~2014年05月122例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通过抽签法对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进行随机分组。D2组(对照组61例):男40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0岁-62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3±2.9)岁;属于新创面的患者45例,属于感染的患者16例。D1组(观察组61例):男42例,女19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1岁-63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5.5±3.1)岁;属于新创面的患者49例,属于感染的患者12例。两组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在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材料
VSD敷料由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公司生产的,具有良好的透气、透水特性,对创面无刺激、无免疫活性。负压引流源为医院中心负压吸引。
1.3方法
针对D1组与D2组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临床首先选择常规清创的方法进行创面处理。对患者完成手术后,针对D2组患者主要选择常规换药治疗的方法。每1-2天对患者的伤口周缘用0.5%络合碘消毒,清除伤口分泌物及脓液,必要时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覆盖无菌敷料。直至患者的肉芽生长表现良好,对患者实施植皮或缝合治疗【1】
针对D1组患者,完成清创手术后创面实施VSD敷料覆盖或腔隙填充治疗。彻底清创后止血,根据创面大小、形态修剪VSD敷料;浅表创面直接覆盖创面,深部创面将VSD敷料充填,丝线缝合固定,确保敷料与创面充分接触,不留死腔。
半透膜封闭后,接负压见VSD敷料呈橘皮样,无气液渗漏即可。术后病房中心吸引维持负压在-20~-40kPa,针对引流液量及性质进行准确记录。完成手术后的1周,拆除VSD敷料,如果患者的肉芽生长表现为良好,可对患者实施植皮或二期缝合治疗。如果恢复情况较差,则继续对患者实施VSD治疗,直至患者可以有效实施植皮治疗【2】
1.4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在两周时间内,患者的创面以及感染现象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创面皮肤表现良好,无需继续对患者选择敷料进行治疗;显效:患者发生创伤的皮肤,表现出较多的存活部分,患者的创伤分泌物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肉芽生长表现为良好,患者表现为不断愈合状态;无效:患者的创面感染未表现为任何的改善,患者表现为分泌物增加的情况,患者表现出组织坏死症状,患者的肉芽生长状态较差,表现出创面恶化的情况【3】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进行临床数据分析,通过X2检验以%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疾病愈合时间方面,D1组为(16.3±5.5)天;D2组为(23.2±9.9)天,D1组明显短于D2组患者(P0.05);在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方面,D1组明显高于D2组患者(P0.05);具体情况可见下表。
表1D1组与D2组下肢创伤以及感染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3、讨论
下肢创伤及感染创面,特别是小腿、足部的创面,由于其解剖因素,容易坏死感染,往往导致肌腱、骨外露,一直是骨科治疗中的难点之一。以往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Fturbo中文教程[参考].pdf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动作描写三大妙招(解析版).docx VIP
- 农业昆虫学:第七章 茶树害虫.ppt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动作描写三大妙招(原卷版).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三大出彩收尾设计(解析版).docx VIP
- 2025年铜陵郊区陈瑶湖镇招聘乡村振兴专干和村级后备干部3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级消防监控证考试题库免费.pdf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pdf VIP
- 科主任年终工作总结.docx VIP
- 新高考英语读后续写满分攻略:读后续写 三大出彩收尾设计.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