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的运用分析.docx

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的运用分析.docx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的运用分析 ? ? 孙芹 宋夏云 【摘 要】本文从职务侵占犯罪的特点和作案手段出发,提出了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的运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并结合实务工作中具体案例,总结了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处理的主要作用。 【Key】司法会计;职务侵占;鉴定 职务侵占犯罪是经济领域常见且高发的犯罪,现已成为我国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在应对职务侵占犯罪案件中,我国的司法会计鉴定活动不断发展完善,它在职务侵占案的侦查和鉴证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众多司法实践表明,司法会计鉴定是应对职务侵占犯罪中隐蔽性、复杂性问题最为有力的武器之一。例如,通过司法会计鉴定活动,它可以查清犯罪事实,追溯作案源头,查证作案过程,可以有效保障社会利益,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以下笔者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中的运用问题进行尝试研究。 一、职务侵占罪的特点及作案手段 1.职务侵占罪的涵义和特点。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修订确立了职务侵占罪名。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已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职务侵占的犯罪特征包括:(1)犯罪主体的特殊性。仅仅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这里的人员是不包括国家工作单位的人员;(2)犯罪的主观故意性。是指将本单位的财物非法占有为目的;(3)犯罪对象是本单位的财物,主要是本单位的货币资金、动产等;(4)利用职务的便利,犯罪嫌疑人拥有职务方面资源,为实施犯罪提供了方便,故隐蔽性强、欺骗性大、不易察觉;(5)犯罪的涉案金额较大。在职务侵占罪中侵占公司、企业财物陆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壹佰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2.职务侵占罪的作案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职务侵占案件趋向隐蔽化、复杂化和智能化发展。笔者认为,在职务侵占犯罪中,其常见的作案手段包括: 第一,侵吞。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攫取或者截留单位财物。例如,业务员将收取的货款转入个人银行存款账户上;财会人员将代单位收取的款项不入单位账户。 第二,窃取。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将自己经手、管理本单位的财物秘密窃取并据为已有的行为。又称“监守自盗”,窃取本单位资金或财物。例如,仓库保管员将自己负责保管的单位财物偷拿回家中,不列库存清单或篡改库存数量掩盖事实;出纳窃取公司现金的行为。 第三,骗取。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虚构事实、用途,编造虚假财务支出。例如,虚设员工,虚假冒领,多列工资支出,套取现金;伪造原始单据,制作虚假票据,虚报支出。 二、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中运用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1.司法會计鉴定的产生背景、现状及类型。 (1)司法会计鉴定的产生背景及现状。 我国司法会计鉴定活动主要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由前苏联引进。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经济犯罪案件的不断增加,其作案手法越发隐蔽,致使司法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1985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大连召开了全国检察系统刑事技术工作座谈会,会议中提出了要在省、市两级检察机关建立司法会计鉴定技术门类,并把它纳入检察机关刑事技术工作的序列。目前司法会计鉴定属于司法鉴定类型之一。 目前,由于全国司法改革,司法会计鉴定已归属于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报告,进行司法会计鉴定的相关机构也由原先的司法技术鉴定中心改为会计师事务所。由于绝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之前的业务基本上都是审计类项目,加之司法会计鉴定与审计不完全一样,对相关法律还必须有所熟悉。同时,司法会计鉴定工作中还包含大量的定性问题,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目前在海南省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是特别愿意将司法会计鉴定业务纳入其经营范围。司法会计鉴定不仅为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服务,还可以为公安、法院提供民事、行政等涉及经济问题的案件进行鉴定和技术支持。 (2)司法会计鉴定的原理及业务类型。 王业可(2011)提出了财务会计资料是司法会计鉴定的物质基础,会计学原理和方法是司法会计鉴定解决财务会计专门性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依据。 在司法会计鉴定的实务中,其主要类型包括:①货币资金案件的鉴定;②财务往来案件的鉴定;③财产物资案件的鉴定;④成本费用案件的鉴定;⑤经营损益问题案件鉴定。 2.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的运用原则。 司法会计鉴定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的检查实施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独立性。司法会计鉴定机构是第三方执行者,要保持独立性,依靠客观真实资料得出结论,不以主观臆断为转移。 (2)专业性。在实务工作中,司法会计鉴定人员需要设计查账方案,需要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尤其是具备较高水平的会计、审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能从财务资料、相关人员、现有数据中找到突破口,高效开展工作。 (3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