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教科网发展历程.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台湾地区教科网发展历程 ? ? 台湾地区中小学使用ADSL接入TANet,使教育网络向基础教育普及。目前,TANet已成为台湾地区教育信息化重要的基础设施。 文/陆以勤1 俞鹰2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六所高校建设的CERNET试验网开通,该网络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与Intemet互联,成为我国内地第一个运行TCP/IP协议的全国性计算机互联网络。在我国港澳台地区。也有类似的学术网络,例如,香港地区的学术科研网HARNet( The Hong Kong Aca-demic and Research Network)和台湾地区学术网TANet(Taiwan Academic Network),建设时间更早,分别建成于1991年和1990年。澳门地区没有专门的教育与科研网,但澳门首条互联网专线是1994年在澳门大学接驳的。 在十多年的发展中,教育与科研专网推动了网内各单位教学科研的交流和合作,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由于处于不同的教育系统,这几个网也各有不同的特色。限于篇幅,本文仅介绍台湾地区的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的情况。 台湾地区教育与科研网的发展 台湾地区计算机网络发展有较长的历史,经历了如下几个主要的里程: 1.小型机跨校互联:1985年10月,台湾地区“科技顾问室”(1990年更名“顾问室”)牵头投资,将6所公立大学的VAX主机互联成为资讯网IFNet (InformationNetwork),同时将7所公立大学的CDC主机互联成为大学网UNINet (Uruversity Network),稍后又将15所大学的IBM主机相连。虽然这三个网络之间互不相联,但开启了台湾网络跨校互联的先河。 2.BITNET: 1987年8月,台湾地区“电子计算机中心”(简称电算中心)引进BITNET (Because Itacute;sTimeNetwork),以9.6kbps数据专线经东京理科大学(ScienceUniversity of Tokyo:SUT)连入美国,采用IBM RSCS协议,应用于学术界的国际Email、文件传输等。这是台湾地区第一次接入国际网络。1995年,电算中心决定停用IBM3090,台湾地区BITNET也宣告关闭。 3.TANet: 1980年代末,台湾地区“科技顾问室”规划在主要的公立大学投资建设校园网及其互联网。1990年7月,台湾地区教育电算中心牵头,邀集相关大学,规划建设基于TCP/IP协议的覆盖台湾地区的计算机网络,即TANet。1991年12月使用64kps的数据专线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JvNCNet(John von Neumann Com-puter Network)相连,接入Internet。TANet建网时主要连接高校等学术和研究机构,随着固定接人技术ADSL应用的推广,1999年7月开始,台湾地区相关部门推出扩大内需方案,推动中小学使用ADSL接入TANet,使教育网络向基础教育普及。目前,TANet已成为台湾地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的基础设施。 4.NBEN: 1996年6月,台湾“国家科学委员会”简称“国科会”)牵头,建设完成“国家宽频实验网络NBEN(National Broadband Expenmental Network)”。该网主要仿效当时美国Internet2的架构,采用ATM作为底层传输协议,共有12个节点,称为GigaPOP (Point ofPresence wi出Gigabit capacity),包括台湾大学、中央大学、交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国家高速计算机中心”(现改制为“国家实验院”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NCHC,即National Centerfor High-PeHformances Computing)、中兴大学、中正大学、成功大学、台湾中山大学、中华电信研究院、中华电信训练所和东华大学,开始进行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 5.TANet2:1998年,为推动下一代互联网的研究,由NCHC牵头建设了TANet2,用15Mbps的带宽连接美国高速骨干网络服务vBNS(very High Speed Backbone Net-work Se”ice,当时带宽为155Mbps)。TANet2与TANet的服务对象、功能、及任务都不一样,TANet面向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多为一般性的应用,所以着重在与ISP间的互联,而TANet2主要为满足科研应用的特殊需求。TANet2由NCHC负责运维,而TANet由台湾地区教育电算中心牵头负责运维。 6.TWAREN: 2001年开始,台湾“行政院科技顾问组”及“国家资讯电信发展推动小组NICI(National In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