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台港澳如何发展教育信息化
?
?
文/本刊记者 王左利
台湾地区:总体战略与局部战略相结合
要说一个地区的大学信息化,须看其整体信息化进程。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台湾地区整体的信息化进程给了其高校信息化很大的推动力。
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地区就已经非常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成立了资讯工业策进会,以推动资讯通讯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信息技术的跟踪与研发、推动信息产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等方面。
1993年,美国在全世界率先推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台湾地区随后也推出本地区相似的计划,并成立主管机构,推动信息化发展。先后成立了三大机构以促进信息产业在各方面的发展,其后合并,成立资讯通讯发展推动小组。
机构的成立,使得台湾地区的信息化事业蒸蒸日上。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评分,台湾地区从电脑基础环境、互联网基础环境、通讯基础环境、社会基础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评分每年都非常靠前。如2010年,WEF(世纪经济论坛)发布可视为信息通讯科技( ICT)产业竞争力指标的《2009-2010全球信息科技报告》,其中瑞典位居首位,新加坡位于第2位,香港排名第8,台湾地区排第11位,中国大陆则排名第37位。
通过下面的一些数据,可以对早期台湾地区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有更为直接的印象。截至2004年9月,台湾地区网络应用普及率为40%,企业联网普及率已达81%。
2004年8月,因第三次IT革命,台湾地区相关部门将个人电脑、Internet和移动通讯结合而形成“服务无所不在的网络”打造“行动台湾,应用无限,跃进新世界”的愿景。对移动数字愿景的畅想,贯穿于台湾地区的各行各业中,尤其是台湾地区的高校中,对移动网络的服务更加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02年开始的“数位台湾”计划,这是推动台湾地区走向信息化社会的集大成计划。因此,台湾地区许多高校信息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部署就是“数位大学”,如数位逢甲,数位中正等等。
台湾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总体战略与局部战略相结合。总体战略与局部战略相结合的方法既保障了教育信息化的整体推进,又有利于不同区域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个性发展。此外台湾地区还强调了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缩小数字化差距,推动城乡资源共用。
在这样的整体环境中,台湾地区的大学资讯化也发展迅速。
台湾地区共计100多所大学,其中公立大学大约占到1/3。在基础设施方面,台湾地区的教育学术网是TANet,区域节点直接与网络骨干相连接,提供邻近地区教学研究单位之连线与服务。总之,从基础设施层面来说,台湾大学的普及率非常高,学生的网络环境非常好。值得一提的是无线接入。台湾地区的校际无线漫游做得很成功,在TANet的基础上,建立了教育系统内部跨单位之间的无线网络接人漫游服务,即跨单位用户互认服务,接人单位共199个,包括8个政府机关财团法人、143个大专院校、19个县市教育网络中心、29个高职中学校。其中,接入19个县市教育网络中心的小学有1055所、中学1091所,共2146所。
而在资源的建设方面,成绩也很显著。比较突出的有:台湾开放式课程联盟TOCWC (Taiwan 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 .tw),是由27所大专校院本着“开放、共享、共构、共荣”的理念建设的台湾地区高质量的优秀教育资源的发布与共享平台,目前发布的开放式课程共有323门;此外,台湾地区教育部门数位学习服务平台(.tw/index.php)旨在建置一个整合台湾地区教育界数字学习教材及相关信息,并提供大专校院、中小学及农村数字机会中心( DOC)共同开设课程和进行学习之环境,提供跨平台、跨网站的数字化课程、教学与学习整合性服务,提供大众的数字化教材共计97门。
从机构的设置上来看,台湾地区高校的机构是资讯长或者处长负责制,依据业务区分为几个方面的部门,如辅仁大学为资讯处下设综合业务组、采录编目组、阅览典藏组、参考服务组、系统发展组、资讯应用组、网络系统组。资讯处的主要的职责大同小.异:支援教学与研究;提供计算与网络之资源与技术咨询;校务行政资讯系统;推广资讯教育。纵观其发展我们发现,在前期,也就是2004年之前,高校着重基础建设,而在这之后,主要致力于:高速网络校园、数位学习平台、Web化应用提升、资讯安全、资料典藏数位化等几个方面。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台湾地区大学的资讯室也正在发生着一些变革。如在台湾中山大学,原来的资讯处与图书馆发生合并,以从更高层面整合资源。
最近一两年,资讯处的发展重点是服务与创新。但是在学校的业务流程整合中,普遍来说,台湾地区高校的信息化制度也并不完善。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人员。“在台湾地区,资讯长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职业。”在大部分台湾地区的公立大学,资讯长由计算机系的专业人士作为公共服务来承担。这个周期是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古诗词析境悟情的指导策略.docx
- 古诗词特征分析及教学策略.docx
-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规划与保护设计探讨-以运漕历史文化名镇综合开发项目为例.docx
- 古镇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运用研究.docx
- 古风菜名分类研究.docx
- 只有思考清晰,才能表达有力-高绩效组织全员必备书籍《结构思考力》隆重上市.docx
- 只求点盏心灯-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结合文本与人本.docx
- 可以跟内容分析式轻松说再见吗-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有感.docx
- 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利器-物质流分析与核算.docx
- 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分析与应用实践解析.docx
- 台湾和大陆高校生命教育课程的比较研究.docx
- 台湾地区仲裁机构与法院关系的相关规定及其启示-以《民事诉讼法》和《仲裁法》的修改为视角.docx
- 台湾地区教科网发展历程.docx
- 台湾地区青少年公民教育经验借鉴.docx
- 台湾地方性高职院校《网络营销》课程教研暨电子商务专业服务地方特色考研及启示.docx
- 台湾海峡助航指南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ocx
- 台湾辅仁大学PBL师资培训及启示.docx
- 台湾高山族泰雅人传统服饰造型艺术特点研究.docx
- 台湾高校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的借鉴-基于台湾东海大学与福建江夏学院金融本科教育的比较.docx
- 台达PLC和ABB机器人DeviceNet通讯技术.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