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曳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ocx

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曳教学模式改革研究.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叶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曳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 ? 李淑霞 (赤峰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Summary:《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要功能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目前的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探索出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并为他们所接受的教学模式,是摆在每位任课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在教学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考核模式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Keys: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模式;改革 G642:A:1673-260X(2014)11-0274-02 基金项目:赤峰学院(JGXM20145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就目前从“纲要”所面临的国家、学校和任课教师高度重视而学生普遍轻视的现状来看,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设法提升学生对此课的认知度和喜欢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恐怕很难发挥出来。因此,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特点并为他们所接受的教学模式,是摆在“纲要”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1我校目前“纲要”课的教学现状 1。1学生的学习态度 无庸置疑,近些年,我校“纲要”课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制度等多方面都进行了艰辛探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随着考研风气的益愈浓厚,以往那种厌学、弃学的局面已有了很大的改变。尽管如此,我们认为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国家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从最近一次调查中显示,在“纲要”课上,学生大体可划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听课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25%。他们总是坐在最前排,边听讲边作记录,思维也总是跟着老师的进度走;第二类:半听不听的,占学生总数的37%。他们手里都有“副业”(考试类、专业类书、课外读物或其它科目的作业等)老师强调重点的地方,他们就记一记,老师讲到高潮处就抬头听一听,之后就是埋头干自己的;第三类:不听课的,占学生总数的31%,玩手机游戏、发微信、看视频、说话、睡觉……一节课下来老师讲得是什么他们全然不知。第四类:不来听课的,这部分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他们中有习惯不来上课的;有的是学生干部,因为热衷于本院的社会工作,总是利用公共课为院里做这做那;有的是考驾照练车或考车的。准确地说,老师只为25%的学生上课。其他人都是为了考勤才到课堂的。 1。2教学模式 几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应用,“纲要”课教师每人都自制了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增添了许多图片、视频资料甚至MTV,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大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但是,毕竟“纲要”课所涉及的时间跨度太大(160年)内容太多,而课时又少(36学时),所以老师每次上课都是挥汗赶进度。这也正是老师唱独角戏,一言堂,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的主要原因。 1。3考核方式 从08级开始,学院在“减轻学生考试压力”的的理念下,把“纲要”课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虽然有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的划分(30:70)但考试成绩仍占多数,平时就是不学,考试一抄也一样及格。因此不少同学就认为:学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没必要在这门课上花费更多的精力。有人临阵磨刀——考试前一天看看哪些题在哪一章就行了,而有些人根本就不看书直接到考场上去抄。考试没压力,学习没动力。所以就导致了“纲要”课堂上松松散散的状态。 2“纲要”课教学模式改革管见 造成学生对“纲要”课不够重视的原因有很多,但教学模式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老师在短短的36课时内讲160多年发生的重大事件,难免像蜻蜓点水缺乏应有的深度,造成“空”而“大”的局面。有鉴于此,笔者认为“纲要”课必须首先解决教学模式这一瓶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近年来我们不断地倡导用参与式、研究式、问答式、讨论式教学,但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实践中都未能加以实施,从而使“纲要”课陷入到令人尴尬的局面。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可在以下方面作一尝试。 2。1主题式讲授法 因为在高中都开设中国近、现代史课,学生都有一定的历史基础,所以“纲要”课最忌讳机械地重复已有知识。我们可将教材的内容按照不同时期突出的历史主题重新组合,通过选取与历史主题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使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抓住中心思想,掌握相关理论。实际上,“纲要”课教材的编写体例已为我们进行主题式讲授提供了可能。因为全书分纲(三个综述)和要(十个专题)所以,我们可以有目的的对教材进行整合取舍,以确定几大主题,每一主题下再设若干子问题作为主题的支撑,也是它的论点,一一加以讲述。 把这些子问题讲清楚了,三个选择的核心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主题式讲授的主要特点是:主题明确,脉络清晰,重

文档评论(0)

智慧I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微软售前技术专家持证人

生命在于奋斗,技术在于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9月10日上传了微软售前技术专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