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血液制品药学研究资料技术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李璇.ppt

4.血液制品药学研究资料技术要求及常见问题分析-李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急救: 发生中风时,病人必须绝对安静卧床(脑溢血病人头部垫高),松开领扣,头和身体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流入气管,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急送就近医院救治。同时要避免强行搬动病人,尤其要注意头部的稳定,否则会错过最有利的治疗时机而造成病情加重的抢救失败。 五、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症状,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其为心肌缺血、缺氧发出的求救信号。频繁发作应警惕心肌梗塞。   心绞痛常常发生在劳累、饱餐、受寒和情绪激动时,胸骨后突然发生范围不太清楚的闷痛、压榨痛或紧缩感,疼痛向右肩、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射。病人自觉心慌、窒息,有时伴有濒死的感觉。每次发绞痛表现多种多样,有时仅有上腹痛,作历时1-5分钟,很少超过15分钟。不典型的心牙痛或颈痛。 现场急救: .1、立即让病人停止一切活动,坐下或卧床休息。含服硝酸甘油片,1-2分钟即能止痛,且持续作用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 2、休息片刻,待疼痛缓解后再送医院检查。    六、心肌梗死 心绞痛进一步发展,当冠状动脉较大的分枝完全或近乎完全阻塞时,相应的心肌得不到血液的供应而坏死,就会发生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时有胸痛,疼痛性质与心绞痛相似,但更为剧烈。与心绞痛不同的是,疼痛持续的时间较长,往往可达几小时,甚至1-2天,范围也较广,可波及左前胸与中上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症状,严重的可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现场急救: .1、心肌梗塞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室内保持安静,切不可啼哭喊叫,以免刺激病人加重病情,与此同时立即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    2、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应轻轻地将病人头部放低,足部抬高,以增加血流量。如果发生心力衰竭、憋喘、口吐大量泡沫痰以及过于肥胖的病人,头低足高位会加重领扣、裤带,有条件的吸氧,注意保暖。针刺胸闷,只能扶病人取半卧位。让病人含服硝酸甘油、消心痛急救药物。烦躁不安者可服安定等镇静药,但不宜多喝水,应禁食。若病人脉搏突然消失,应立即做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且不能中途停顿,须持续到送医院抢救之后。 外伤及急性出血的止血 7.制造检定记录、制检规程和复核检定结果 制造检定记录:应提供连续三批制品完整的制检记录,生产过程应严格执行GMP要求,自检和复核检验应符合标准要求。 8、稳定性试验考察和有效期确定 应提供三批制品加速稳定性和长期储藏条件下的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 超出预定效期3~6个月是否仍然符合标准要求。 目前批准上市产品通常为2-8℃避光保存有效期36个月。 9.内包装材料 通常为I型玻璃瓶,丁基胶塞,铝塑封盖。 应提供内包材的证明性文件。 凝血因子类制品 凝血因子类制品主要有人纤维蛋白原、人凝血因子VIII、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属于血液制品中的高风险制品。 通常采用冷沉淀、组分I或者新鲜血浆,经离子交换吸附,PEG沉淀法或者其它工艺生产。病毒/去除灭活工艺主要是S/D灭活联合干热法。 产品为冻干制剂,已有多家生产企业的制品批准注册,目前不允许国外制品进口。 1.证明性文件 血液制品的生产文号和GMP认证证书 已批制品的名称和规格 原料血浆的来源证明(提供采浆站证明性文件)。 生产中使用的主要原辅材料来源证明 2.原料血浆来源及检验 每份原料血浆的采集、运输、保存等应符合原料血浆的质量控制要求。 投产的原料血浆必须是合法来源并经过检验检疫 由于凝血因子易失活,血浆有效期不超过1年。 尽可能缩短冷沉淀的保存期。 注意融化操作的控制条件,防止凝血因子失活。 没有国家监管部门的特殊许可,生产企业不可以自行采购外来的组分血浆(如冷沉淀、组分I)作为投产的起始原料。 本企业在生产其它血液制品过程中制备的冷沉淀或者血浆组分I(符合内控质量标准且在规定的效期内)可以用于投产。 3.原辅材料 提取纯化过程中使用的缓冲液配制试剂至少为分析纯 制剂处方中使用的缓冲液配制原料及辅料应为药用标准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试剂等应符合药用标准要求 灭活过程使用的去污剂应有符合安全控制要求的对应标准 制品中添加的辅料应为药用来源且符合药用标准。 4.生产工艺 常规为冷沉淀离心法分离,低温乙醇沉淀,酸沉淀,弱阴离子交换/吸附纯化,PEG沉淀,冻干 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无菌操作 注意除菌过滤步骤的设置及合理性,过滤后滤膜完整性检查等 提供特定工艺步骤灭活去除病毒效果的验证研究结果及灭活条件控制。 离子交换层析材料应有耐用性研究资料,并确定废弃或者更新的控制要求。 5.质量分析研究和标准 包括原液、半成品、成品,通常采用药典标准和方法进行分析检测。企业注册标准不得低于药典标准要求。 检测方法验证:如果采用非药典方法,需要提供验证资料,

文档评论(0)

封样的男子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