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的撤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 过敏反应 (4)发生过敏反应后处理: 及时停止输血; 抗过敏处理: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苯海拉明、异丙嗪等药物; 视情况吸氧、心电监护、气管插管、肾上腺素抗休克、扩容等。 3. 溶血性输血反应 患者接受不相容红细胞或对其自身红细胞有同种抗体的献血者血浆,使献血者红细胞或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的不良反应,称为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反应的严重度取决于:输入不相容红细胞量,血浆中抗体浓度和激活补体的能力、补体浓度、抗体特性、抗原特性、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和输血速度等。 溶血反应按其发病缓急分为: (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于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多于输血后立即发生。 (2)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主要是对先前存在致敏抗原,产生回忆应答的结果。多半在输血后3~7天发生溶血反应。 3. 溶血性输血反应 3.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发生原因 ABO血型不合(最常见、最严重)、 A2亚型不合 输注不相溶性血浆 献血者之间血型不合 RH血型不合 其他稀有血型不合 一般血清学方法未能发现的血型抗体 (3.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3)症状与体征 寒颤、发热、心悸、头涨、面红、腰背痛、恶心、呕吐、腹痛、呼吸困难、烦躁等症状。血红蛋白尿,黄疸等休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 在处于全麻状态下,出现不能解释的手术区严重出血及低血压可为溶血反应的唯一表现。 个别患者因免疫功能低下,血中抗体效价低,误输入少量异型血而不出现典型溶血反应症状。有时症状不明显而被忽视。 (3.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4)诊断 根据症状、体征判断分折; 实验室检查:溶血实验、血生化、血尿常规、肾功能。 (3.1)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5).发生后的处理 立即停止输血,保留余血;采集患者血样重做鉴定及交叉配血; 保护肾功能,呋塞米(40-60mg),必要时q4h,静滴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血红蛋白结晶溶解,直到血红蛋白尿基本消失,防止肾小管阻塞;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DIC; 如果病情严重应做血浆置换。 * 四.脱机方法 6、MMV(分钟指令容积通气):优点:可保证撤机过程中患者的通气量不低于预设水平,提供的通气辅助功可根据患者自主呼吸量自动调整。缺点:呼吸浅快的患者,不能保证有效通气量,不能调整自主呼吸和通气辅助的比例,可能延长撤机时间。适用于药物中毒、呼吸力学不稳定者。 四.脱机方法 上述脱机方式,目前缺乏系统的比较性研究。 对于不能耐受PSV脱机患者改用SIMV+PS脱机收到了较好效果,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 Brrochard:PSV的脱机成功率高于SIMV和T管。 四、脱机方法 7.有创无创序贯通气 : 研究发现传统脱机方式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过长而容易继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患者拔管后因没有有效的呼吸支持而容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脱机失败 。 针对VAP的问题,国内王辰等提出了“感染控制窗”的概念,现有的研究证明80%~90%的COPD急性加重是由于支气管-肺部感染引起,这些患者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有效引流痰液并合理应用抗生素后,在有创通气6-7天时支气管-肺部感染多可得到控制,临床上表现为痰液量减少、黏度变稀、痰色转白、体温下降、白细胞计数降低、胸片上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消退,故将这一肺部感染得到控制的阶段命名为“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 PIC窗是支气管-肺部感染相关的临床征象出现好转的一段时间,出现PIC窗后若不及时拔管,则很有可能随插管时间延长并发VAP。出现PIC窗时患者痰液引流问题已不突出,而呼吸肌疲劳仍较明显,需要较高水平的通气支持,此时撤离有创通气,继之无创通气,既可进一步缓解呼吸肌疲劳,改善通气功能,又可有效地减少VAP,改善病人预后。 五.撤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自主呼吸试验(SBT)是指运用T管或低水平支持的自主呼吸模式于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病人,通过短时间(30min~2h)的动态观察,以评价患者完全耐受自主呼吸的能力,借此达到预测撤机成功可能性的目的。 。最近有两个多中心研究(均为内科和外科患者,分别为456 例和546 例) 表明,当患者满足一定的临床和生理学指标标准时即可进行自主呼吸试验,76 %的患者可以在2 h的自主呼吸试验后成功拔管。这表明采用这种观念去指导撤机,可以使大多数患者不必经历传统的“阶梯式”的撤机过程,从而使一部分患者上机时间缩短。 。但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自主呼吸试验? 尚无明确说法。以下临床和生理学指标标准可作参考: ①无休克; ②FiO2 015 时PaO2 60 mm Hg ;PEEP 715 cm H2O; ③VE 20 L/ min ; ④浅快呼吸指数 125 bpm/L。不难看出,上述标准比传统来得“积极”,还需要我们进一

文档评论(0)

封样的男子2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