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8《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docx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8《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世说新语》二则 课题 《世说新语》二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其作者的文学常识;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知识。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解课文大意; 课 前 预 习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 444),字季伯,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任荆州刺史。南朝宋文学家。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的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课 前 预 习 文体知识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志人小说是在品藻(即品评)人物的社会风气影响之下形成的。它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简义丰。 读准字音 尊君在不(fǒu) 惭(cán) 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用在问句句尾表询问) 古今异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古义:玩耍今义:戏剧,杂技) 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 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或光顾) 一词多义 信 则是无信(名词,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形容词,真诚,诚实) 不 尊君在不(通“否”,表疑问) 待君久不至(表示否定) 词类活用 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文言句式 省略句 去后乃至(“乃”前省略主语“友”,可译为“友人”) 待君久不至(“待”前省略主语“家君”,可译为“我父亲”) 新 课 导 入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关于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同样选自这本书的《陈太丘与友期行》。 新 课 展 开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陈太丘不再等候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3.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下了车去拉元方,元方走入家门,不回头看。 【感悟精彩句子】 1.“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从神态、语言描写品析这句话。 一个“怒”字,使“友人”不守信用而且无理的神态毕现。“非人哉”更表现了“友人”粗野、毫无羞耻之心的特点。这也为陈元方的反驳提供了依据。 2.文中写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陈元方的反驳之语有什么特点? 陈元方的反驳之语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言简意赅。他的语言简洁而内容凝练,“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寥寥数字便将原因、结果交代得十分清楚。其次,他说话条理清楚,有理有据。先说前提是 “期日中”,再指出“对子骂父”是无礼的表现,有根据,有结论。再次,用词讲究分寸,“无信”“无礼”,义正辞严,不失身份,也不过火。 3.“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分析主体形象】 元方的性格特点如何? 阅读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文档评论(0)

139****88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