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萨提亚的冰山理论
?
?一个标志性的心理分析模型
??????内在冰山,这是一个隐喻的说法。是萨提亚实用心理学里面一个标志性的心理分析模型。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就像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冰山,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表现或应对方式,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大约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另外的八分之七藏在水底。?而暗涌在水面之下更大的山体,则是长期压抑并被我们忽略的“内在”。简单的说,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后面,其深层的东西是什么!揭开冰山的秘密,我们会看到生命中的渴望、期待、观点和感受,看到真正的自我。心理治疗师需要做的工作往往是透过来访者的表面行为,去探索来访者的内在冰山,从中寻找出解决之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冰山,认识到自己的冰山,你的人生就会改变!?有关萨提亚冰山模式的不同表述:
??????A.萨提亚模式中的个人冰山理论的隐喻:?
1.行为----应对模式
2.感受-----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痛,恐惧,悲伤
3.对感受的感受---自我价值
4.观点---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
5.期待---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
6.渴望----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等
7.我是-------------灵性,灵魂,生命能量,精髓,核心,存在一般来说,我们看见都只是冰山一角,那就是外在行为的呈现.
?????B . 萨提亚模式中的个人冰山理论的隐喻: 1.行为----应对模式?
行为位于冰山的顶端,常常是别人唯一能看见的部分,我采取的行为是应对的外在表现。我可能说:“这是你的错”(指责),或说“这是我的错”(讨好),或是在伤心的时候微笑,眼中含着眼泪时说我很快乐。如果我能全然接触和接纳自己,相信所有感受和回应都是可接纳的,就会有一致性的行为,我的看、听、言、行都会以符合自身感受的方式进行。?
2。感受-----喜悦,兴奋,着迷,愤怒,伤痛,恐惧,悲伤 感受是普遍的人列情感经验,比如爱、生气、害怕、轻视、疼惜和嫉妒等。在个人身上会引发这些感受的因素,则因不同的人、家庭或文化而异。我们必须接纳人类感受的全部范畴,而不是认为只有某些感受是可接纳的。如果切断、掩盖或否认某些感受,这些感受常常会以身体或心理的症状表现出来。一致性就是接纳、拥有和掌管我们的感受。
3。对感受的感受----自我价值 当我们体验到某种特别的感受,比如生气或者嫉妒,通常会根据自己学到的规条是否接纳这种感受而产生反应,这会影响目前正在发生的感受是否被自己接纳。我们也许被教导生气是不好的,所以在生气时,会认为自己不应该有这种感受,这种想法进而产生另一种感受,比如对原有的感受感到羞愧。 关于感受而产生的感受是觉得自己不好,规条不准我们如实接纳感受,必须加以否认。如果害怕失去别人的爱或接纳,我们可能压抑自己的生气,假装它不存在,这种反应与真实感受是不一致的。不但不会促使我们获得想要的接纳,反而会妨碍我们与别人的连结,因为我们的感受与言行并不吻合。 4。观点----信念,假设,主观现实,思考,想法,价值观 观点是基于现在和过去经验的结合,不只是根据此刻所见所闻的事实,也受到我们的信念与价值观、期待与渴望的影响。例如,有个小孩知道父母不曾拥抱她,将之解释为自己不被爱或不值得爱;或是发现学校其他同学对她不好,欺负她,她的解释可能是自己很笨或不受欢迎。这种解释会影响她的自我价值感,以及她对自己的看法与感受。
5。期待----对自己,对别人,来自他人的期待 我们对他人和自己的期待是根据渴望而来的。渴望是普世皆同的,但期待却因人而异。每一个小孩都想被爱(渴望),但小孩如何“知道”自己被爱,却是各自不同。例如,有的小孩透过拥抱,知道自己被爱,有些人则透过玩耍或谈话。有些小孩会因为自己独特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而认为自己不被爱。处理“未满足的期待”,是萨提亚助人过程中的重要部分。?
当我一致性地接纳自己的期待,就会很实际地保留现在可能实现的期待,放下不符合现实的期待,迈向实际可行的方向,而不会紧抓着未满足的期待,指责别人没有实现我的期待。 6。渴望----爱,接纳,归属,创意,连结,自由等等 渴望是普世皆同的,不论是什么种族、文化、宗教、性别或肤色,所有人都想被爱、被重视、被接纳、被团体纳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婴儿就渴望被爱,到九十岁时亦然,这是所有人持续一生的过程。因为这些渴望,我们发展出几种沟通方式,表现出来的形式可能是得到接纳或不被接纳的行为。为了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们可能讨好或控制他人。当普世皆同的渴望未被满足时,就很难与他人连结,或者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