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茶药的由来和发展_养生茶饮--第1页
茶药的由来和发展_养生茶饮
茶从一开始就是以其独特的医闻保健作用而引人注目,而后才逐渐成为日常
饮料。药茶即茶剂,是指以含有茶或不含茶的药物经加工而成的制剂,在应用时
多采取沸水浸泡取汁服或加水煎汁服,可随时代茶饮而起到治疗作用。
药茶是祖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历代
医书中昀有记载,最早记载药茶方剂的是三国时期的张揖所著的《广雅》:“荆巴
间采茶作饼成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赤,其饮醒酒。”此方具有配伍、
服法与功效,当属于药茶方剂无疑。
公元992年,由宋代朝廷组织有关名家编著的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方》正
式刊行,其书97卷中就有药茶诸方一节,收药茶方剂8首,公元1078年,由宋
代太医局编成的《和济局方》中也有药茶的专篇介绍,其中的“川芎茶调散”一
方可称得上是较早出现的成品药茶。宋政和年间撰成的大型方书《圣济总录》中
载有大量的民间经验方,也有应用药茶的经验。
公元1316年,元代邹铉增编的《寿老养亲新书》中载有防治老年病的药茶
1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茶药的由来和发展_养生茶饮--第1页
茶药的由来和发展_养生茶饮--第2页
方2首,一是槐茶方,二是苍耳茶。元代饮膳太医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较为
集中地记载了各地多种药茶的制作、功效和主治等。元代纱图穆苏撰著的《瑞竹
堂经验方》一书中载有治痰喘病的药茶方。
至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药茶的内容、应用范围和制作方法等不断被更
新和充实,大量行之有效的药茶被广泛应用,如午时茶、天中茶、八仙茶、枸杞
茶.五虎茶.慈禧珍珠茶.姜茶.莲花峰茶等等。药茶的适用范围几乎遍及内科.外
科.儿科.妇科.五管科.皮肤科.骨伤科和养生保健等方面,药茶的剂型也由
单一的汤剂发展为散剂.丸剂等多种剂型,使用方法也已多样化。从近年编撰出
版的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可以看出,药茶已成为清代宫廷医学的一个组成部
分,清宫御医为慈禧和光绪所拟药茶体现了当时的较高水平。据书中记载,慈禧
热病咳嗽时曾饮用清热止嗽代茶饮,此外,慈禧太后饮用的药茶还有生津代茶
饮.滋胃和中代茶饮.清热理气代茶饮.清热化湿代茶饮.清热养阴代茶饮.清
热代茶饮等;光绪皇帝曾经饮用的药茶则有安神代茶饮.利咽代茶饮、平胃代茶
饮、和脾代茶饮和清肝聪耳代茶饮等。
由于药茶制法简单,服用方便,近年来药茶的种类在逐渐增多,医治疾病的
2
——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
茶药的由来和发展_养生茶饮--第2页
茶药的由来和发展_养生茶饮--第3页
范围也在逐渐扩大,如淫羊藿茶.还童茶、甜菊茶、决明茶等品种已用于防治心
血管病、老年病等,还有一些药物如人参、三七、贝母等的茎叶也在被研究制成
药茶而加以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药茶由汉代始至今至少已有2000年的历史,经过历代医药学家
和养生家的应用、发挥和完善,药茶已经成为我国人民防病治病与养生保健的一
大特色。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更加注重在养生防病的同时还要防止治疗手
段和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而茶中的多种成分均有很好的保健治疗作用,药茶中
的休与药配合使用,更加有助于发挥和加强药物的疗效和有利于药物溶解、吸收。
近年来茶疗热方兴未艾,不但历代的药茶方被广泛应用,而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