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案:响铃绳.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响铃绳 活动目标:发展幼儿快跑与平衡能力。 活动准备:结着响铃的绳子(绳长约90厘米)、独木桥。 活动过程 1、发响声的长尾巴 在90厘米长的绳子一端结一个响铃,作为“长尾巴”把另一端塞在幼儿后面的裤腰内。幼儿四散地跑,“长尾巴”拖在地上不断地发出铃的响声。幼儿在快跑时,教师做出像要揪“长尾巴”的动作,但不是去真的揪掉“尾巴”,目的是让幼儿在躲闪中锻炼动作的灵活性以及培养对游戏的兴趣。教师要随进提醒幼儿相互间不要踩到“长尾巴”。 2、拖着响铃绳过桥 教师启发幼儿拖着响铃过桥。幼儿手持响铃一端,从独木桥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让响铃在地上发出响声。过桥时步子要小些,保持身体平稳;熟练后可以启发幼儿在独木桥上横走,两脚向左或向右移动,手拖着响铃过桥。 3、踢响铃 教师教幼儿把响铃绳的一端绕在手上捏住,将铃提起稍离地面,然后用一只脚连续踢响铃,也可以左右脚轮换踢。为了调节活动量,减少疲劳,让幼儿踢踢走走,走时响铃着地,让它发出响声,增加情趣。 :活动建议 1、由于幼儿高矮不一,绳子要有长有短,以适合每个幼儿使用。为了增加铃声的音量,一根绳子上可以结两个响铃。 2、上下独木桥时要注意安全。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