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
五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册”“典”“删”的来历
最初有文字的时候,人们是在兽骨、龟甲等平整的东西上用刀刻字,或用有颜色的矿
石画字。直到东汉蔡伦改了造纸技术,造纸变得比较容易了,人们才开始在纸上写字。中
间那么长的时间,在什么东西上写字呢?聪明的古人想到了竹子和木头。其中,用得较多
的是竹子。人们把竹子削成同样长、宽、厚的长条,把竹条外面绿色的薄皮刮去,在上下
的位置分别削出三角形的小缺口,然后放在火上烤,烤到竹条的 “汗”全都出干了(湿的
竹条容易被虫蛀,还容易变形),再用结实的绳子绕过一个个小缺口,把竹条连成一块块
大竹片,就可以在上面写字了。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 “册”
。想想我们现在常用的 “画册”“史册”“一册书”等词语,你对它们的理解是不是更深
了?
再看这三个字形 ,第一个是两只手恭恭敬敬地捧着 “册”;第二个字,
形是一个底座,其中上面是搁板,下面是支撑它的脚, “册”被庄重地安在底座上;
第三个字形,是两只手捧着 “册”将它陈放在底座上,这就是 “典”字。 “典”是重要的
、特殊保存的、作为典范来遵守的义册,所以要恭敬地存放在特殊的地方。 “字典”“词
典”的意思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
在竹、木上写字,写错了怎么办?你一定猜到了吧,一一用刀削去错字重写。古汉语
中的 “削文字”,指的就是修改文章。现在,当老师帮你 “删改”作文时,你明白 “删”
为什么是立刀旁了吧?2-1-c-n-j-y
1.“册”字的来历是什么?用“ ”画出相关的语句。
2 .“典”字的字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 ”字是立刀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读了短文,我感受到了汉字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
我还能写出类似“册”“典”“ ” 的有来历的汉字,如_____ 、_____ 、_______等。
6 .猜诗谜
祝枝山与唐伯虎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去拜访唐伯虎,
不料他刚进庭院就被这位好友拦在屋门外。
祝枝山不解其意,故作生气地说 “:唐寅,老兄我前来拜访,你如此无理,究竟是为
什么?”
唐伯虎笑道 “:老兄息怒,小弟我有诗谜一首请你猜一猜。猜对了,热情招待;猜不
对,就不能怪我闭门谢客了。”2·1·c·n·j·y
祝枝山说 “:好吧,一言为定!”
唐伯虎解释说 “:我这首诗共有四句,每句打一个字。”说完,唐伯虎念出了四句诗
:言有青山青又青,两人土坡观风景,三人牵牛少只角,一人坐在草木中。
祝枝山听了笑道 “:如此简单的诗谜也值得我去猜吗?”他说着便自信地走进屋去,
坐到太师椅上就朝唐伯虎招呼到 “:好,佩服!佩服!快奉茶吧!”唐伯虎见诗谜已破,
立即端上香茶一杯,连连说 “:此谜破得妙!”【版权所有:21教育】
这首诗的谜底就是“______”这四个字。
阅读说明文《地震是怎样发生的》,按要求作答。
地震是怎样发生的
要了解地震发生的原因,首先必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很大
的实心椭球体,它的半径长约6370公里,从赤道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738.
14公里,两极到地心的平均距离为6356.
76公里。地球内部的情况很复杂,根据其物质状况大致可划分为三层:最外面的一层叫地
壳,中间一层叫地幔(或叫中间层),最里面的核心部分叫地核,假如把地球比做一个鸡
蛋的话,地壳相当于蛋壳,地幔相当于蛋白,地核相当于蛋黄。
地壳主要由一层一层的岩层构成,平均厚度约33公里。地壳大体上又可以为两层,下
层主要为玄武岩,一般厚约10公里,是一个布满全球的圈层。上层主要为花岗岩,这是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手拉手》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四课时《阳光体育之歌》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五课时《奥林匹克会歌》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奥林匹克号角》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时《蓝天向我们召唤》《飞天》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天地之间的歌》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我爱银河》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两颗小星星》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天空之城》教案.pdf
- 核心素养目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时《碟中谍》片头曲教案.pdf
- 统编版语文五下第四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含答案).pdf
- 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五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含答案).pdf
- 统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 现代文阅读 专项练习卷(含答案).pdf
- 阅读专练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卷(含答案).pdf
- 1《我是独特的》第二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pdf
- 1《我是独特的》第一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pdf
- 2《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二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pdf
- 2《不一样的你我他》第一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pdf
- 3《我很诚实》第二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pdf
- 4《同学相伴》第二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