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以京剧文化促进中美公共外交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VIP

19.以京剧文化促进中美公共外交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京剧文化促进中美公共外交 ——写在尼克松访华50周年之际 《?人民政协报?》?(?2022年02月24日???第?12?版) 图为2001年春节期间,基辛格博士与本文作者合影。 《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丛书捐赠尼克松博物馆仪式后合影 孙萍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京昆室成员孙萍珍藏着一张非常珍贵的老照片,这是她当年作为“文化大使”参与中美建交35周年系列活动的珍贵记录。时值尼克松访华50周年之际,孙萍委员回忆了这段不平凡的故事。 “文化大使”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此期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尼克松总统当年访华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他当年对于中美两国的国际定位与未来发展判断,是中美关系从敌对、对抗格局转变到和解、关系正常化的转折点,也是中美1979年正式建交的重要基石。 下周即将迎来尼克松总统访华50周年,借此时机,我想以当年我作为“文化大使”参与中美建交35周年系列活动的经历,分享自己的公共外交心得,并谈谈对当今时代中美两国人文交流的思考。 2014年5月28日,在中美建交35周年之际,受时任驻美大使崔天凯先生的邀请,我以京剧艺术家以及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同我先生叶金森到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约巴林达市的尼克松图书馆出席了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系列活动。当时我和叶金森作为美国查普曼大学的客座教授,在美西地区进行京剧交流和文化交流,破天荒地把中国京剧成功介绍进美国中小学。我们在美西地区所做的工作,吸引了美国文化艺术界的深度关注,崔天凯大使也曾多次赞誉我是当代中美两国的文化使者。 在纪念中美建交35周年系列活动前两天,崔大使突然接到任务要回国开会,但是已经计划好在尼克松图书馆举行的外事活动无法改期。崔大使协调再三,恰巧我又身处加州,因此征得对方同意后,就临时决定由我作为“文化大使”,以我和叶金森进行赠书和京剧演讲等艺术交流作为本次活动的主线,用文化外交的形式如约完成这场双边外事活动。 在此之前,我在内心里一直对尼克松传奇的一生充满崇敬,对著名的尼克松图书馆心生向往,一直希望前去参观。恰逢中美建交35周年,又在尼克松图书馆举办相关活动,一切仿佛都是中美两国外交史中最好的安排,同时也满足了我内心的期待。虽然是文化外交,但是我在某种程度上是替崔天凯大使进行外事活动,我定当拿出100%的精力来做好这个文化大使。 此次活动由洛杉矶总领馆主导,美国联邦政府官员、尼克松图书馆的馆长和尼克松的外孙克里斯托弗等负责接待。图书馆坐落在一座小山丘上,里面既有展室,也有水池花园,别有洞天。我们之间首先举行了一个正式的会谈,进行了很多深入的文化交流。我告诉他们,美国人民不仅需要了解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如故宫、长城、烤鸭等中国的物质遗产;还要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京剧文化,未来中美两个国家之间还有很多可以深入交流的文化项目。 特别的经历 初到尼克松图书馆,我被其中收藏的中美两国外交历史的文物所吸引:包括乒乓外交使用的球拍、记录尼克松访华的影片、重现尼克松和周恩来总理历史性握手的雕像、尼克松和第一夫人派特·尼克松在长城前的合照等,另外还有当时装载送给美国大熊猫的军绿色箱子,上面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赠”。我仿佛跨越时空,再次触摸到中美两国人文外交活动的脉搏。 特别是在一个精致的世界领袖厅,矗立着数十位20世纪风云人物的塑像,在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的雕像前,我驻足良久。 从图书馆主体建筑出来后不远,就是尼克松出生的小屋,这间小房子历经百余年,还是完好保存下来。尼克松夫妇的墓地就在出生小屋旁边,一个不大的地方,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向墓地致哀,向他献上中国艺术家的尊重。在这之后,我将由我主编的《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丛书赠送给尼克松图书馆收藏,尼克松图书馆也成为继2012年乔治·布什图书馆收藏这套丛书之后第二个收藏这套京剧丛书的美国总统图书馆。这一系列的活动,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是大国与大国之间的交流,不禁回想起尼克松总统在20世纪70年代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顶着多方压力,最终促成的访华,我更对这位卓越的政治家产生崇敬之心。 我们都知道在尼克松访华之前,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作为总统特使秘密访华,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会谈,促成中美关系破冰,为尼克松次年抵达中国首都做好了准备。当时,尼克松对中国的访问,是在任美国总统首次访华,基辛格与尼克松都为推动中美关系付出过巨大努力,特别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秘密访华成为其外交生涯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也是他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的原因。 我是在1997至1998年间认识的基辛格博士,我跟他已经成为一种“忘年交”,我们之间有着很深的互助交流。特别是2001年,我在基辛格博士的陪同下奔走美国各州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4A73P7;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