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谈“无中生有”在戏曲表演中的魅力
?
?
王顺平
【摘 要】程式是戏曲的灵魂,“无中生有”的表演是表现“灵魂”的手段,这种手段通过戏曲演员程式性表演,将它夸张放大,彰显出它的活力,是戏曲的最基本特征。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对程式的不断创新和再创造,程式中的“无中生有”的表现手段才能更新更丰富,才能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充分发挥它的艺术魅力。
【Key】戏曲表演;“无中生有”的戏曲魅力
:J805 文献标志码:A :11007-0125(2018)22-0026-02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离不开“无中生有”这个元素。如果表演离开了“无中生有”便会失去它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
然而,戏曲表演“无中生有”的元素中有一个重要依据那就是“出之贵实,而用之贵虚”(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闲情偶寄》)历代艺术家们,就是通过以简单和细小的实物作为“引子”,再通过大量的虚拟动作进行宣染,进行表演,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实为本,虚为用”的目的。无论是写“实”还是“虚拟”的表演,都离不开“无中生有”这个表演元素。
戏曲表演是一门善于用程式将心理动作外化的表演艺术。因此戏曲表演程式就具备了将人物心理外化的功能。这个功能在戏曲表演中就是“无中生有”的表现手段。戏曲表演中的“无中生有”是通过扩大化具有较强的“夸张性”的一些表现手段。这些手段多是为了宣染人物的情绪、环境、指物、指事。因此“无中生有”的表现形式就产生了两个重要的表现手段即“借物生事”和“虚拟表达”。
一、戏曲表演中“无中生有”的“借物生事”
戏曲表演中的“无中生有”元素是靠三个表现手段来完成的,即:一是通过人物在舞台上的说白、念词和演唱来表述人物之间的关系,舞台的环境,舞台上所发生的大、小事件;二是通过演员所扮演的人物在舞台上的戏曲舞蹈动作来反映人物、环境、事件,也就是说是通过演员的动作性表演来完成的;三就是通过“借物生事”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简显繁。
所谓说、念、唱的表现手段,就是让观众通过舞台上演员的说白,念词和演唱来表述舞台上的人物之间的关系,人物所处在的环境,舞台上发生和将要发生的大、小事件。比如,人物出场所用的“引子”、“定场诗”、“坐场白”的程式套子。观众就是从演员的这种套路的元素中得到了人物的一些身世、人物关系、所处环境、发生了哪些大、小事件的信息,既简洁又明了,一听就知道。另外“借物生事”也是表现“无中生有”的最好手段。比如各个剧种所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的表演,算得上是戏曲表演中最具“无中生有”艺术魅力的典范。在这些唱词中,舞台上空无一物,它通过演员的唱,将“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百鸟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出了城,过了關,但只见山上樵夫将柴砍、前面到了凤凰山、凤凰山上百花开、缺少芍药和牡丹、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前面到了一条河、漂来一对大白鹅、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眼前一条独木桥、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狗叫汪汪、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井水多少深?(投石井中)、你看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等等。这些物体和景象都是通过“借物”生发出人物的情绪。演员通过这些舞台描述,把舞台上的情景和所指的人、物和所要说的事以及所要表达的情绪都活灵活现地传递给观众了。而且都是“无中生有”出来的。无论演员唱什么,指什么,观众都能接受。“无中生有”的表演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无中生有”中把两个人物所处的环境,所指的物件,所作的比喻都用虚化了的手法进行了处理,观众能看得出这两个人物情真意切的表演,虽然这种情意是作者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的,但是它通过演员虚拟的表演动作,时而靠近,时而拉开,时而用“白鹅”作比喻,时而用“井影”说事,时而是鸳鸯成对又成双,让台下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他(她)俩送别的真实性和俩人难舍难分的心情。可见“借物生事”的高明之处。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呢?这是因为舞台上人物的“虚”是由“实”派生出来的。这种“虚生实”的效果正是“无中生有”的艺术魅力所在。因为戏曲的传统程式中的“无中生有”的元素其本生就具备了这种功能,由于演员采用了“无中生有”的基本元素,所以他们在舞台上的表演就能做到让观众感到真实可信。
所谓通过舞蹈动作来表现“无中生有”的戏曲手段。指的是,演员在舞台上利用各种舞蹈动作来表现“无中生有”的情节。比如,黄梅戏《拾玉镯》中孙玉姣从出场到打开鸡笼、赶鸡、抓米、唤鸡、躲鸡、喂鸡、眼进沙子、数鸡、找鸡、捉鸡等一系列优美的舞蹈动作的表演中,使观众感受到了演员所表示喂鸡这一过程的生动活泼的真实性和艺术虚拟的唯美性。
二、“无中生有”的表演要注重“吐故纳新”
戏曲表演的“无中生有”要不要“吐故纳新?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戏曲很多程式的形成是受当时社会的物资基础所限制而创造出来的,无论什么艺术形式,它都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资的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PS1200(徕卡TCR1202操作说明书中文版).pdf
- 《GB 12319-2022中国海图图式》(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求“陈”字所有书法字体图片。.pdf VIP
- 质控图与质控规则.pptx VIP
- 2025年时事政治必考题库(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第9部分:纺织行业建设项目SLT 525.9-2024》知识培训.pptx VIP
- 2018年中国出版集团招聘考试题(非编辑类B卷)和参考答案.pdf VIP
- 高性能算力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成人高考专升本2025年考试《政治》真题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钢筋相关保护层厚度不合格处理方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