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人士大夫在品茗中人生境界的提升.docxVIP

浅谈文人士大夫在品茗中人生境界的提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谈文人士大夫在品茗中人生境界的提升 ? ? 李 婧 摘 要:茶的清幽纯净的自然属性与文人士大夫淳然淡泊的人格追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能净化其心灵,锻铸其人格,抚慰心灵创伤,获得心灵上的超脱,体悟到蕴藏在茶深处的生命意义,体悟到宇宙的真谛,最终达到一种澄清雅洁、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Key:文人士大夫 品茗 人生境界 文人士大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他们担当着历史和现实赋予的使命。社会的责任促使他们入世进取,成就功业。他们奉行“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传统,面临穷途困境也要积极进取。即使不见用,也要守住内心这一方净土,独善其身。这样,坚守神圣使命的压力和生之多艰的困扰常令他们在追求现实人生的同时又渴望拥有艺术化的人生。希望摆脱世俗尘嚣,静心思索,体味“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人生智慧;追求质朴自然、忠贞高洁,践行“非淡泊无以明志”的处世原则;追求适度和谐,心胸坦荡,做到和顺而不苟同;企慕忘俗思归,闲适恬淡的生活,实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乐观自适的人生信念。 而茶秉性洁净轻灵,“钟山川之灵禀”,吸天地之精气,汲取日月之精华。韦应物在《喜园中生茶》中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诗中称赞了茶即使在世俗世界中,却仍能保持纯洁不污的秉性,诗人与有茶相伴,也仿佛如茶一般超尘脱俗。一盏浅注、清流,清气馥郁,茶的这种超然清幽的品质正好与文人天生的清高儒雅的气质相契合,皇甫曾的《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千峰待逋客,香茗复丛生。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幽期山寺远,野饮石泉清。寂寂燃灯夜,相思一磬声。”[1]本诗写采茶,却以“深处”、“烟霞”、“野饭”、“寂寂”等勾画出了一个清净幽野的画面,又以“山寺远”、“石泉清”等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将茶的生长环境写得幽远出尘,其实是在借茶寓人,表现的是对采茶人陆羽淳然淡泊、宁静幽远的品性的肯定,也是自己对人生的真切感悟和心中理想境界的写照。茶清幽纯净的自然属性与茶人淳然淡泊的人格追求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品茗可修身养性,净化人的心灵,锻铸人格;品茗可以抚慰心灵创伤,获得心灵上的超脱,从而达到乐天的人生境界;品茶不可清心醒神,激发文思,更能增浩然之气。 陆游曾请教他的老师曾几:“如何方得养成浩然正气?”曾机回答说:“但煮东坡所种茶”(曾几《茶山集》),他告诉陆游要学习苏东坡以茶修生养性。他把自己的一首《李相公饷建溪新茗奉寄》抄给陆游,并告诉他每当自己感到“笔端尘俗在”时,就借助于烹茗品茶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只有做到襟胸一尘不染、笔端没有俗尘,才能养成浩然正气。 陆游同样在仕途受挫后返归农村大自然,与朴实的农夫真情交往、以诗会客、茶酒为伴,陆游因仕途失意的烦闷,都“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陆游在仕途失意之后,能以这么开朗乐观、随缘自适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主要得益于茶。他在山阴闲居期间写了不少著名的茶诗,如“山店煎茶留小语,寺桥看雨待幽棋”;“茶熟松风生石鼎,香残云缕绕蒲团”;“北窗铜碾破云腴,扪腹悠然一事无”。诗中的“云腴”是茶的代名词。“悠然”即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样子。诗的大意就是,在北窗下烹煎上好的名茶,品罢拍拍肚皮,什么烦恼都没有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多么旷达洒脱! 另一方面,陆游也时常借拜佛参禅和品茶来化解胸中的块垒。佛使人悟,茶使人醒。茶成了陆游养生延年的秘方。他在《饭昭觉寺抵暮乃归》一诗中写道:“静院春风传浴鼓,画廊晚雨湿茶烟。”在《野意》中写道:“《茶经》每向僧窗读,菰米仍于野艇炊。”在《饭罢碾茶戏书》中写道:“江风吹雨暗衡门,手碾新茶破睡昏。”[2]小饼戏龙供玉食,今年也到浣花村。有了茶,陆游的乡间闲居生活并不总是苦闷,他在《夜汲井水煮茶》一诗中,极生动地描述了他从茶中悟道的情景。诗云:“病起罢观书,袖手清夜永。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山童已睡熟,汲水自煎茗。锵然辘轳声,百尺鸣古井。肺腑凉清寒,毛骨亦苏醒。归来月满廊,惜踏疏梅影。”[3]“病起罢观书”中的病非是身体之病,而是心病。陆游痴心忠君,热心报国,一心为民,却落得被罢官的下场,所以他“罢观书”了,对着清寂的寒夜在反复苦苦思索。这时,茶帮助了他。他亲自去汲水煎茗。辘轳是农村中用来靠手摇从深井中汲水的工具。在万籁俱寂的寒夜里,锵然的辘轳声在百丈古井中回荡,也好像是在陆游的心中回荡,这声音振聋发聩,陆游的心似有警醒。回来后,更有茶水的涤荡澡雪,陆游感到他从内到外一片空灵,不仅是原先痴迷的心苏醒了,而且连毛骨都苏醒了。他脱胎换骨般地成为了一个新人。看世界,皎洁的月光无处不在,一片银白,一片纯净。他以茶人之心来爱这个世界,甚至连映在地上的梅花的影子都不忍心去践踏。陆游飘然欲仙了。他以茶自娱,对此,陆游也有不少传世名诗名句。如:“清泉浴罢西窗静,更觉茶瓯气味长”(《昼睡》),“瓜冷霜刀开碧玉,

文档评论(0)

布丁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重庆微铭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05191485W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