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习作例文 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一:自读课文 梳理文章结构
一、回顾《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
《海上日出》记叙了作者坐船在海上观看日出的情景,具体描写了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表达了作者对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作者重点描写了晴天和有云两种天气下海上日出景色,而且在有云时又分成了多云和有黑云两种情况进行具体描写。
《记金华的双龙洞》按游览顺序,依次介绍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见闻感受及出洞情况。叶圣陶爷爷重点描写了孔隙和内洞,其中对于孔隙的描写更是让人觉得印象深刻。
一是把看到的写具体,比如那船怎么小,那孔隙到底是怎样的;二是描写景物时融合感受,不要求写几个层次,但要求把感受尽量写清楚,
二、概括主要内容
1.读句子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开头)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结尾)
(首尾呼应)
2.读《七月的天山》画关键语句,体会主要内容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华呢?
概括:( )的天山 根据关键词语填空(繁华的、美丽的)
三、梳理课文内容
1.过渡句: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2.《颐和园》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
3.自由朗读《七月的天山》,过渡句:
(1)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2)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
(3)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
游览顺序:(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四、体会按顺序表达的作用:
1.游记往往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即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颐和园》游览顺序:(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上→昆明湖)
2.过渡句清楚地交代了游览顺序,使文章过渡自然。
学习任务二:细读课文 品味景物特点
一、游览中出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长廊——长、美;万寿山——高、建筑金碧辉煌;昆明湖——静、绿;十七孔桥——石柱多、雕刻的狮子多。)
1.作者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又是怎样将景物写清楚的呢?
表达顺序
景物
特点
《颐和园》
长廊
长 美
万寿山
高 建筑金碧辉煌
昆明湖
静 绿
十七孔桥
石柱多 狮子多
《七月的天山》
进入天山
主要写了高耸的雪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山脚下的溪流,描写这些景物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非常有条理。
再往里走
主要写了天山的原始森林。用“蜿蜒无尽”写森林之广大,以马蹄溅水的声音来衬托它的幽静,以林间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来衬托它的稠密。
走进天山深处
主要写了野花。描写野花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像锦缎、像霞光、像彩虹,多美呀!
学习任务三:总结写法 体会语言特点
一、总结写法
1.《颐和园》采用移步换景,按照游览顺序继续景物。第一段点明游览地点,接着依次写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景色。
2.运用过渡句转换景点。
3.《七月的天山》
(1)描写景物时可以按移步换景的顺序写,由外到里,由高到低。
(2)可以运用衬托和比喻等手法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
二、品味文章语言特点。
1.《七月的天山》,
句子: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不断,像天边的霞光那么灿烂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丽夺目。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走进天山深处:描写野花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2.《七月的天山》
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
(进入天山:主要写了高耸的雪峰、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的雪水、山脚下的溪流,描写这些景物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非常有条理。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生机。反复运用“眼前景物+心中感受”)
3.体会不同动作的词语,转换景物。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4.抓住景物特点: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
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写出昆明湖的特点)
小结写法要点。
(1)按顺序写清楚游览地点。
(2)用过渡句写出景点的转换;
(3)写出观察的视角;
(4)印象深刻的景物重点写清楚。
(5)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