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术后环杓关节脱位防治专家共识
米卫东 (共同负责人),黄宇光 (共同负责人),郭英 (共同执笔人),申乐 (共同执笔人),郭睿,
李天佐,刘鸿毅,麻伟青,孙立 吴林格尔,王月兰,王古岩
环杓关节脱位是指杓状软骨环面在关节囊失去正常解剖位置。而术后环杓关节脱位是全身麻醉术后
较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及吞咽呛咳等。其发生率在不同医院及不同患者群体报道不一,
[1,2]
为0.009%~0.097% 。引发术后环杓关节脱位的风险因素众多,包括患者身体状况、环杓关节解剖特点、
关节囊松弛度、麻醉诱导操作、拔除气管导管操作、置入胃管或TEE超声探头操作、气管导管带管时间
长 (包括长时间手术)、特殊体位或术中多次体位更换等,但临床分析原因时,常仅将其归结于麻醉科
医师气管插管操作所致,从而极易引发医患纠纷及医疗赔偿。此外,环杓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选择、复
位效果及临床预后,均与其发现和处理的时机相关。依据现有临床报道和临床研究结果,本共识汇总阐
述了术后环杓关节脱位发生的解剖学基础、各原因所致脱位的特点、诱发与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
与鉴别诊断及预防处理方法等,以期为有效预防、科学诊治、减少纠纷及改善预后提供理论支持与规范
指导。
一、解剖学基础
环杓关节由环状软骨的环杓关节面、杓状软骨底面及环杓侧肌、环杓后肌、环杓韧带组成。杓状软
骨沿着关节的垂直轴做内、外旋转运动,同时伴向内、外的滑动,共同使两侧的声带突相互靠近或分开,
因此使声门开大或缩小。
环杓关节特点:关节面浅,关节囊松弛,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脱位。临床根据脱位的解剖对应关系,
将环杓关节脱位分为不同类型。①按解剖位置:左、右脱位;②按脱位方向:前内侧脱位、后外侧脱位;
③按脱位程度:半脱位和全脱位。由于维持杓状软骨向前的肌肉数量多于向后的肌肉数量,故临床术后
[3]
环杓关节脱位,以左前内侧脱位最常见 。目前认为,如果作用于杓状软骨上的外力由后向前,则可能
造成环杓关节前内侧脱位,多发生于声门暴露、气管插管、胃管置入等过程;如外力方向由前向后,则
[4]
可能导致后外侧脱位,常见于拔管时气囊未充分放气等 。
二、病因及危险因素
1、患者因素
1) 环杓关节先天发育不良;
2) 颈部短粗、声门暴露困难及视野不清晰;
3) 体型瘦弱、BMI较小及贫血等;
4) 老年性环杓关节退行性改变;
5) 肾脏疾病晚期,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引起的关节囊松弛;
6) 其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肢端肥大及某些肠道疾病等。
1
2、麻醉因素
1)诱导方式:无论是快诱导和慢诱导插管,都有可能导致环杓关节脱位。但使用肌松剂与否与脱位
发生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2)声门暴露:喉镜置入过深,直接碰撞环杓关节,包括使用普通喉镜、可视喉镜及硬支镜等;喉镜
暴露声门,镜片牵拉会厌张力过大;插管时助手不适当的喉外按压等。
3)管芯使用:插管时未使用管芯,气管导管管芯超出导管前端,以及管芯过硬直接碰撞环杓关节等。
4)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清醒插管或慢诱导插管未使用肌松剂时,导管置入过程中声门过于活
跃、或声门处于关闭状态强行置管,插管时咽反射强烈及喉肌痉挛,均易诱发环杓关节脱位。
5)喉罩置入:喉罩插入和调整位置,及位置本身不合适等,也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
6)导管位置:气管导管置入过浅,充气套囊向外挤压环杓关节,可致关节脱位。
7)导管拔除:苏醒期患者躁动、自行拔管,以及拔管时套囊内气体排出不充分,可导致关节后向脱
位。
3、手术因素
1)长时间带管:包括长时间手术,如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心血管外科手术等,以及术后带管时间较
长。
2)手术体位:俯卧位或术中多次变换体位,均可因导管挤压,导致关节脱位。
3)喉部手术:手术操作本身或操作中移动导管,均可引起环杓关节脱位。
4、侵入性操作
1)胃管置入:胃管置入过程中,胃管盘曲于环杓关节处,可直接损伤环杓关节,特别是胃管材质过
硬时,更易发生。
2)留置胃管:胃管长期挤压,可导致环杓关节处的继发性感染,而导致脱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1 麻醉科质量控制专家共识.pdf
- 02 麻醉前访视和评估专家共识.pdf
- 03 术前抗焦虑的专家共识.pdf
- 04 术中知晓预防和脑电监测专家共识.pdf
- 13 中国椎管内分娩镇痛专家共识.pdf
- 14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围术期管理专家共识.pdf
- 15 围术期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df
- 35 穴位刺激在围术期应用的专家共识.pdf
- 36 穴位刺激防治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专家共识.pdf
- 37 脓毒症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专家共识.pdf
- Databend(吴炳锡):数据汇聚平台建设及挑战.pdf
- 北京大学(邹磊):图上的高效路径查询.pdf
- 诺亚财富:2025上半年诺亚控股CIO报告.pdf
- 大模型赋能投研之七:如何结合结构化数据搭建本地智能投研系统?-RAGFlow原理篇.pdf
- 北京理工大学(柴成亮):面向数据湖的数据准备.pdf
- 2024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餐饮篇-19页.pdf
- 张圣宇(浙江大学)-大小模型端云协同赋能人机交互-2025.4-55页.pdf
- 数字低空系列—通感一体赋能数字低空网络白皮书-98页.pdf
- 解码2025中国消费:悦己驱动下的消费变革-12页.pdf
- 20250414-AI算力芯片行业深度:主流芯片、驱动因素、产业链及相关公司深度梳理-41页.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