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_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小学音乐_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用欢快、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体会傣族歌曲的音乐特点。 通过了解简单的孔雀舞蹈,学会用肢体语言感受傣族音乐之美。 通过了解傣族独特的乐器葫芦丝、巴乌及民族风情欣赏,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民族音乐、。 聆听《霍拉舞曲》拓展感受罗马尼亚民族民间舞蹈音乐。 教材分析: 《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傣族儿童歌曲,乐曲采用欢快的2/4拍,五声调式。歌曲采用规整的节奏以及优美的旋律,描绘了傣族儿童在小溪边和孔雀一起快乐跳舞的情景,刻画了一副美丽、幸福的生活画面。 《霍拉舞曲》是流传于罗马尼亚和摩尔达威亚地方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又称多伊那,产生于牧民地区。乐曲为降E大调,2/4拍,是由罗马尼亚小提琴家、作曲家迪尼库(1889-1946)约作于1906年。具有轮舞体裁特征。 教学重难点: 运用活泼、优美的情绪演唱歌曲,并用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 教学难点: 1.歌唱体现出傣族音乐风格特点。2.认识并掌握小节线、小节、终止线的概念及运用。 课型:唱歌综合课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葫芦丝、巴乌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学习: 谜语导入新歌: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们猜猜看:说它像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打一动物) 找同学回答,哇,你们都能猜出来!大家一起说(孔雀),真聪明!给自己掌声鼓励! 孔雀是稀有的野生动物,主要生活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它不仅长得好看,展翅开屏,跳起舞来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金孔雀轻轻跳》。 下面通过一组音画欣赏,来了解一下孔雀的体貌特征以及它生活的地区的民族风情。 认识小节线、小节、终止线。通过音画欣赏同学们能知道孔雀生活在哪个少数民族吗?大家一起说:傣族。傣族是我国云南地区一个少数民族,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服饰、建筑以及乐器等,每年的四月中旬他们就会举办“泼水节”。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三种有代表性的乐器,大家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出时课件巴乌、象脚鼓、葫芦丝图片。老师带来了一种乐器它是什么?(葫芦丝)听老师演奏一段好不好。好!师:葫芦丝演奏《金孔雀轻轻跳》。 傣族乐器大多是用一节一节的竹子做的,同学们知道吗音乐也是由一节一节的乐谱构成的,它们是用竖线划分,一条竖线分为一个小节,竖线叫做小节线,一个乐段或者整首曲子结束了要画上两条竖线叫做终止线也叫段落线。下面请同学们看一下歌曲乐谱,请大家数一数分别有几条小节线,几条终止线,几个小节。 初听范唱,感受情绪。(中速 轻快 优美的) 跟老师琴,学生模唱。(下面我们分别用“lu”和“la”音模唱一下歌曲。) 按节奏读一下歌词。老师纠正歌词读音及节奏。板书:傣dai 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小卜少”是指的女孩的意思,“小卜冒”是指男孩的意思。 随老师的琴轻声演唱一下歌曲。 配合老师伴奏的力度变化分析歌曲线条,边顺唱全曲,(整首歌曲弱强弱的线条)边注意力度、情绪。 观看孔雀舞视频。分组讨论创编简单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三、聆听《霍拉舞曲》: 1、导入:同学们,我们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同样世界各国也有着不同的民族,各民族也有自己的音乐、舞蹈、及风俗习惯,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来自罗马尼亚的民族民间舞蹈音乐。 2、初听乐曲,感受情绪。 3、这首乐曲是罗马尼亚牧民地区民族民间舞蹈音乐《霍拉舞曲》,复听音乐,长音时摇晃双手,短音时拍腿。 4、听一下尾声,为结束处音乐摆个定格造型。 四、小结下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金孔雀轻轻跳》,并聆听了由罗马尼亚作曲家迪尼库创作的《霍拉舞曲》。孔雀是傣族人民族精神的象征,她们常以跳孔雀舞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都要好好保护它。保护生态环境从我们做起,愿我们的山更青、水更绿,我们的美好家园更加幸福美好!同学们,下课!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思维敏捷等特点,他们嗓音清脆、肢体灵巧,极宜运用谜语、歌、舞、音画欣赏等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音画欣赏并配合老师的葫芦丝吹奏,让学生在多听多感知中熟悉旋律并体会音乐之美,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了决定性的铺垫。 效果分析: 本堂课教学重难点突出,以谜语猜猜直接导入新课,配音画欣赏直观形象的介绍了教学内容,通过教师巴乌吹奏让学生了解傣族乐器的制作是一节节的竹子做成的,巧妙的引出了本课基础知识教学小节线、小节、终止线。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连接自然顺畅。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完了整堂课教学内容。本课为唱歌综合课,有导入、欣赏、学唱、表现、拓展,每个环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

文档评论(0)

wenmi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