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页/共108页肝脏胆系胰腺脾脏第2页/共108页肝脏 1.肝实质2.肝血管3.肝内胆管4.韧带和沟裂第3页/共108页1.肝实质:平扫示正常肝实质密度比腹部其他实质性脏器(脾胰肾)稍高,平均比脾高7~8HU,比血液密度也高,故肝门静脉及肝静脉成条状或椭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示肝实质呈均匀强化。第4页/共108页第5页/共108页2.肝血管 肝内有三套血管系统:即肝静脉、肝门静脉及肝动脉。*肝脏双重供血系统:肝门静脉及肝动脉。平扫示静脉呈分支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增强时呈高密度影。第6页/共108页3.2.1..⑴肝静脉:平扫示静脉呈分支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 增强呈高密度影。第7页/共108页左支主干右支⑵肝门静脉:其主干长4.8~8.8mm,在肝门处分左右 两支第8页/共108页肝段(Couinaud八段法)门静脉及左右分支平面分上段、下段 肝中静脉肝右静脉肝左静脉第9页/共108页⑶肝动脉:分支细小,不易显示第10页/共108页3.肝内胆管:正常肝内胆管1~3mm,伴随肝动脉和肝 门静脉走行。第11页/共108页扩张的肝内胆管第12页/共108页4.肝韧带和沟裂 ①肝韧带和沟裂周围存在脂肪组织, 显示为低密度影。 ②肝圆韧带和镰状韧带矢状位走行, 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及外侧段。 ③静脉韧带沟裂位于尾叶和肝左叶 外侧段之间 ④胆囊窝和下腔静脉窝的连线为左 右叶的分界第13页/共108页肝圆韧带静脉韧带第14页/共108页胆囊窝和下腔静脉窝的连线为左右叶的分界第15页/共108页形态:肝脏边缘轮廓光滑,棱角锐利, 外缘紧贴腹壁。大小: 15CM 肝右/左叶前后径比 1.2~1.9 肝右/尾叶横 径比 2~3密度:55~75HU,比脾脏密度略高,比 血管影密度高,否则考虑脂肪肝第16页/共108页肝右/左叶前后径比 肝右/尾叶横 径比 形态 肝脏边缘轮廓光滑,棱角锐利,外缘紧贴腹壁。密度 55~75HU,比脾脏密度略高,比血管影密度高,否则考虑 脂肪肝第17页/共108页肝硬化,脾增大,占据8个肋单元第18页/共108页1.形态、大小1.肝边缘变钝、饱满。 2. 肝外缘离开腹壁,肝裂增宽,胆囊窝增大, 肝叶比例失调。第19页/共108页2.边缘、轮廓肝缘失去正常的棱角,凸凹不平,锯齿状、波浪状第20页/共108页胆囊第21页/共108页位置:肝门下方,肝右叶内侧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大小:直径4~5cm,壁厚约2~3mm密度:均匀低密度,0~20HU增强:壁均匀一致强化(肝内外胆管大多不显影)第22页/共108页第23页/共108页胰腺位置:横跨于L1、2椎体之前,胰尾、胰 体、胰头逐渐由高到低、钩突是 胰头部最低的部分,是胰头下向 内延伸的楔形突起。胰头被十二 指肠包绕,外侧是降段,下方是 水平段。胰管位于胰腺偏前部, 可不显示或细线状形态:呈带状,密度均匀第24页/共108页第25页/共108页胰体尾胰头体尾 胰头胰钩突第26页/共108页大小:胰尾2.0,胰体2.5cm,胰头3cm cm。60岁以上老人逐渐萎缩变细。血管:脾V—沿胰腺体尾部后缘*标志 肠系膜上A、V—钩突前方增强:明显均匀强化 第27页/共108页钩突 胰体尾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第28页/共108页增强检查非离子型造影剂100ml,2~3ml/S,经高压注射器注射,分别进行三期扫描动脉期 (20~25S)门静脉期 (50~60S)平衡期 (110~120S)第29页/共108页增强 *肝脏为双重供血 肝动脉 25% 门静脉 75% *肝细胞癌主要为肝动脉供血肝细胞癌的增强表现?第30页/共108页血管肝实质动脉期20~25S以后肝动脉及分支无明显强化门静脉期50~60S以后门静脉及分支明显强化平衡期110~120S以后肝静脉汇入下腔静脉逐渐下降第31页/共108页动脉期(20~25S)平衡期(110~120S)门静脉期(50~60S)第32页/共108页动脉期平衡期静脉期第33页/共108页三、疾病诊断(一)原发性肝癌(二)肝海绵状血管瘤(三)转移性肝癌(四)肝硬化(五)肝囊肿(六)肝脓肿第34页/共108页(一)原发性肝癌90%为HCC,男性多,30~60岁。与乙肝、肝硬化密切相关。多AFP(+)主要由肝动脉供血,90%血供丰富,易转移病理分型1.巨块型≥5cm2.结节型<5cm3.弥漫型<1cm结节弥漫分布全肝4.小肝癌:单个结节(两个之和)<3cm第35页/共108页平扫: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