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园林史资料第1页/共68页第2页/共68页第3页/共68页第4页/共68页第5页/共68页第6页/共68页第7页/共68页第8页/共68页拙政园概况第9页/共68页西园中园1165东园file:///E:\图片\园林\梧竹幽居2.jpg718s8别有洞天倚虹两亭161712314松风亭2 A1第10页/共68页拙政园的东园 东区的拙政园面积约31亩,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该园可分为四个景区,据记载有放眼亭,夹耳岗,啸月台,紫藤坞,杏花涧,竹香廊等诸胜。中为涵青池,池北为主要建筑兰雪堂,周围以桂、梅、竹屏之。池南及池左,有缀云峰、联壁峰,峰下有洞,曰“小桃源”。步游入洞,如渔郎入桃源,桑麻鸡犬,别成世界。第11页/共68页 现有的景物大多为新建,重要的景点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第12页/共68页第13页/共68页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第14页/共68页兰雪堂 兰雪堂取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诗意而名,象征着主人潇洒如春风,洁净如兰雪的高尚情操。中间屏门上有一幅漆雕画,是拙政园的全景图。第15页/共68页缀云峰 中间这状如云朵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第16页/共68页芙蓉榭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形式灵活多变。芙蓉榭屋顶为卷棚歇山顶,四角飞翘,一半建在岸上,一半伸向水面,灵空架于水波上,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第17页/共68页天泉亭 天泉亭是一座重檐八角亭,出檐高挑,外部形成回廊,庄重质朴,围柱间有坐槛,可以坐歇欣赏。四周草坪环绕,花木扶疏。亭北平岗小坡,林木葱郁。第18页/共68页天泉亭 亭子之所以取“天泉”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下面有一口井,此井终年不涸,水质甘甜,因而被称为“泉”。王心一建“归园田居”时,保留了这井,也使园中平添几许田园风光第19页/共68页秫香馆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第20页/共68页秫香馆 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第21页/共68页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第22页/共68页涵青亭 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第23页/共68页拙政园的中园 中区现有面积约为18.5亩,其中水面占1/3。中部花园里的建筑物,大小不同,形状各异,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每一个建筑物都是一个极佳的观景点,而每一个建筑物也都是景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向西眺望时,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这里池面宽广,景色秀丽。在亭台楼阁之旁,在小桥流水之上,在古树花木之间,屹立着一座宝塔。第24页/共68页第一个景区,以池岛假山为主,包括假山山堍的“梧竹幽居,假山山顶的待霜亭和雪香云蔚等景点。池岛假山,也称为水陆假山,是中部的主体假山。这 一池三岛基本上是苏州假山的传统格局,其要领是:池岸曲折,水绕山转。从东面看,一山高过一山;从南面看,一山连接一山;从西面看,一山压倒众山。用绘画术语来讲,分别是深远山水平远山水高远山水,表达的是宋代苏东坡诗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第25页/共68页第二个景区是以荷花池水为中心,围绕水面有“ 荷风四面”“香洲”“见山楼”“小飞虹”“小沧浪”“倚玉轩”“远香堂”等景点。第三个景区是以庭院建筑为主,有“玲珑馆”“嘉实亭”,听雨轩和海棠春坞等。这些建筑物又把空间分割为三个小院。这种造景手法,称为隔景,以便丰富园景,掩藏新景。三个小院,既隔又连,互相穿插,在空间处理和景物设置方面富有变化。 第26页/共68页梧竹幽居 梧竹幽居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亭,为中部池东的观赏主景。此亭外围为廊,红柱白墙,飞檐翘角,背靠长廊,面对广池,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第27页/共68页梧竹幽居 此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洞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