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生素分类及代表药物第1页/共39页
分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其他第2页/共39页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第3页/共39页
1.青霉素类(分五类)作用于球菌、不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苯氧钾青霉素(青霉素V) G+有效,G-(部分)有效,但耐药较普遍第4页/共39页
1.青霉素类耐青霉素酶青霉素 苯唑西林(新青Ⅱ) 对产青霉素酶耐药菌恢复了抗菌活性 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第5页/共39页
1.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对绿脓杆菌无活性)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G+及G- 流感噬血杆菌、部分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无效第6页/共39页
1.青霉素类对绿脓杆菌具有活性的青霉素 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 耐药率高第7页/共39页
1.青霉素类主要作用于G-杆菌的青霉素 替卡西林、美洛西林第8页/共39页
2.头孢菌素类分三代(Ⅰ~Ⅲ代)抗G+能力逐渐降低,抗G-能力逐渐增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增高第9页/共39页
第Ⅰ代仅对G+有效,对G-无效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第10页/共39页
第Ⅱ代兼顾G+和G-菌头孢克洛、头孢呋辛第11页/共39页
第Ⅲ代G-有效,G+效弱甚至无效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绿脓杆菌有效)头孢曲松(对绿脓杆菌无效)第12页/共39页
2.头孢菌素类随着头孢菌素升代,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增高。但由于Ⅲ代广泛应用出现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致使Ⅲ代头孢耐药性增加。第13页/共39页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归于头孢Ⅱ代 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后者强 但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MRSA肠球菌耐药第14页/共39页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 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和ESBLs高度稳定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第15页/共39页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β内酰胺类 氨曲南: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与青霉素和头孢无交叉耐药,仅对G-菌有效,但对不动杆菌及产碱杆菌作用差第16页/共39页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大多数耐药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的酰胺键,使抗生素失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酶发生反应使其失活,使细菌恢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第17页/共39页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棒酸) 舒巴坦 他唑巴坦第18页/共39页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种临床常用的含有酶抑制剂的抗生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19页/共39页
二.氨基糖苷类对需氧G-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十分敏感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有效。第20页/共39页
二.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在碱类环境中抗菌作用强,偏酸环境中可抑制其抗菌活性。与β内酰胺类合用可获协同作用,一般不宜予独用于呼吸道感染的一线治疗。第21页/共39页
二.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依替米星(MRSA有效)第22页/共39页
三.大环内酯类(抑菌剂)属较窄谱抗生素:需氧G+球菌和阴性球菌、某些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一般不作为严重感染的主要药物第23页/共39页
三.大环内酯类临床常用药物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红霉素衍生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麦迪霉素第24页/共39页
三.大环内酯类新大环内酯特点 口服吸收完全 半衰期长 胃肠道反应轻 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作用增强第25页/共39页
四.喹诺酮类(共四代)第一代 临床基本停用 G-有效 吡哌酸第26页/共39页
四.喹诺酮类第二代 对G-菌有效 氟哌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 丙沙星第27页/共39页
四.喹诺酮类第三代 G-和G+有效 呼吸类抗生素 左氧氟沙星第28页/共39页
四.喹诺酮类第四代 G+社区感染 莫西沙星(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与环丙沙星比:肺炎链球菌高4~ 16倍, 金葡菌高16倍 但对绿脓杆菌很弱第29页/共39页
五.其他—四环素类是一广谱抗生素,曾经有一广泛应用过程,目前耐药菌株增加。新一代半合成四环素口服吸收完全,在痰中浓度高,与天然四环素呈不完全交叉耐药,有临床应用价值。第30页/共39页
五.其他—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米诺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