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桂花生活中的化学衣2011模板第1页/共88页第2页/共88页现代服装中各种合成纤维的制品琳琅满目,聚丙烯腈制成的人造羊毛和喷镀铝钛金属反射膜制成的絮片,俗称“太空棉”,具有高于鸭绒的保暖性。现在市面上广泛宣传的保暖内衣,实际上是在棉或人造纤维中添加某些元素,使其在吸收人体的热量后,产生电子跃迁,当电子跳回时,又以红外线的形式将热量放出来,达到保暖的作用。第3页/共88页而在穿的方面如果注意不够,化学也会带来危害。就是穿棉布衣服,也同样离不开化学。棉布的整理和着色都离不开化学。今后的新型面料将向健康、阻燃、轻暖以及芳香型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化学。 第4页/共88页一、衣物发展史?鸟有羽毛,兽有皮毛。人不是鸟兽,人是有头脑的,开始寻找天然的衣裳。最先找到的是树叶,整张的兽皮,等到学会了纺纱织布,这才出现了麻布。后来又知道种桑养蚕,用蚕丝去织造绸缎。我们今天常穿的棉布,出现的年代反而比麻布和绸缎晚得多。因此古人的诗文中,常常说到桑麻和绸缎,而很少提到棉花。第5页/共88页二、衣服布料纤维的种类和特征纤维素棉花亚麻天然纤维衣服布料蚕丝动物毛蛋白质人造纤维化学纤维合成纤维第6页/共88页(一)天然纤维棉、麻、丝、毛,这些天然的纤维物质都是来自动植物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碳是它们的骨干材料。碳原子和其他元素的原子结合成一个个小单元,这些小单元又联结成串,好象铁环一个套一个连接成长长的链条。链节的数目往往多达好几百,而分子量高达好几万,因此,被称为高分子化合物。第7页/共88页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高分子化合物很多。比如前面讲到的淀粉、蛋白质,日用品里的橡胶、塑料,也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的导电、传热能力很差,加上纤维分子卷曲缠绕、左钩右连,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包藏不少流动困难的空气,使热量不容易穿过纤维层,这就是衣服能帮助我们保暖防晒的原因。第8页/共88页外貌相似的纤维,用化学眼光看,它们的构造却有很大的差别,可以把它们区别开来。棉、麻燃烧起来象柴草,没有什么臭;棉、麻是植物纤维,和木材里的木质纤维素相似,它的基本链节是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葡萄糖,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汽,所以没有气味。第9页/共88页棉在显微镜下看到棉纤维呈细长略扁的椭圆形管状,由于空心,故吸湿性、透气性好,可吸汗又保暖,是做内衣的理想材料。麻为实心棒状的长纤维,不卷曲,洗后仍挺括,适于做夏布衣裳、床单、蚊帐等。第10页/共88页丝、毛放在火焰里,迅速地卷曲起来,“吱吱”作响,发出一般刺鼻的臭气。丝、毛是动物纤维,和指甲、肌肉的蛋白质差不多,是由氨基酸组成的,除了碳、氢、氧,还含有硫和氮,那刺鼻的臭气就是硫燃烧以后生成的二氧化硫造成的。第11页/共88页我们不要忘了盐酸这把“化学刀”。木质纤维素和盐酸一块儿煮,一个个葡萄糖链节被盐酸“切”断,变成葡萄糖。锯末、刨花经过盐酸处理,可以生产出葡萄糖。有些葡萄糖就是用这种化学方法生产的。棉麻织品容易被酸腐蚀,就是由于酸能破坏植物纤维。棉、麻不太怕碱。弱碱和植物纤维作用,会生成一层丝光物质,大大增强纤维的着色能力,并且能使织物光滑、柔软又耐折皱。丝光毛巾、丝光床单的生产过程中就有碱处理这一步。但是,强碱不行。苛性钠能损坏棉、麻织品。第12页/共88页丝、毛对酸的耐受力比较强。在化工厂里,为接触腐蚀性酸溶液或蒸汽的工人做工作服,往往选用毛呢料子,这不是摆阔气,而是工作的需要。第13页/共88页毛料挺括,弹性好,不容易起皱。这是由于组成毛纤维这条长链条的有些氨基酸链节有两个硫原子搭起的“桥”,这些桥好象小弹簧一样。你按捺它一下,它很快弹回来,恢复原状。熨烫衣服时,纤维受热变形,毛纤维高分子上的“小弹簧”拉伸开来,只好听任人们的摆布:哪儿打折,哪儿起皱,服服贴贴了。第14页/共88页理发吹风做发型,和熨烫衣服是一个道理。而化学烫发,保持发型比较持久,那是首先用化学药剂“切”断毛纤维上的“小弹簧”,卷曲成一定形状后又换用一种化学药剂,使这些小弹簧就近重新联结起来。第15页/共88页(二)化学纤维 1. 人造纤维(1) 人造纤维的起源 天然纤维的资源有限,亚麻一年一熟,每10棵亚麻,只能剥到5Kg左右的亚麻皮;经过晒干去皮,只剩1Kg左右了。10条家蚕只能结10个茧,从10个茧中只能出5克左右蚕丝。羊毛一年剪一次,一只羊每年只能剪10kg左右羊毛。棉花一年收获-次,一亩棉田大约可收60kg皮棉。第16页/共88页化学合成纤维 蜘蛛在屋檐边、树丛间抽丝做网,捕捉昆虫。这引起了法国科学家卜翁的注意。 他根据前人的论点,进行人工制丝的试验——把蜘蛛囊割破,挤出胶液,抽成细丝,制成了历史上第一副人造丝手套。第17页/共88页 抽丝试验的成功,推动人们进一步去研究纤维的结构。1884年,法国的席尔顿纳用硝酸处理木纤维,使它变成硝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