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
中国音乐史考试纲要
远古夏、商、周时期
贾湖骨笛:1986-1987 年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觉察七音孔和八音孔骨笛,被测定距今约 8000 年,因此说我国音乐文化距今有 8000 年可考的历史,M282:20 是由鹤类尺骨构成,七音孔,五声音阶。
骨哨: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氏族社会遗址觉察只有两三个按孔的骨哨,是时期时代产物,比舞阳骨笛晚约 1000 年,由禽骨构成。
彩陶盆: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觉察距今约 5000 余年,有舞蹈图像的彩陶盆,在盆的内壁有三组舞者,每组五人,手挽手列队跳舞,舞姿美丽,富有节奏感和情感。舞者头上有下垂的发辫或装饰物,身边拖着一条小尾巴,可能是扮演鸟兽的装饰物。
雩舞:商代用于求雨仪式的乐舞,用牛尾做道具,在舞者之间相互传递,因此又
被称为“代舞”或“隶舞”,舞步盘旋,因此卜辞又称“盘隶”。
魌舞:商代驱鬼逐疫的乐舞,由方相戴着假面具扮演鬼怪的模样,边舞边唱,充分表达了商代巫乐多姿多彩的特色。
音乐的起源:
1、 巫术说
原始人为了生存必需与险恶的大自然苦斗,在不能战胜大自然和客观环境时,就会产生精神力气的支柱,进而演化成巫术。
《朱襄氏之乐》: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它是炎帝部族的乐舞,是说朱襄氏部族的生活环境,风沙很大,天气干旱,植物枯萎,有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个五根弦的瑟,用来求雨,以安定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等自然灾难面前以音乐娱神,祈求降雨的愿望。
2、 情感说
远古人类在获得猎物后,尝尝聚拢在一起以歌舞庆贺,情感的多方面用音乐表达进而演化成情感说。
3、 仿照说
大自然各种鸟类的名叫是有固定音程的,因此原始音乐音程的形成有可能仿照鸟
鸣的因素。
4、 劳动说
产生于劳动生产,劳动号子之类的。
古歌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rou4〕
《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一曰《载民》;
二曰《玄鸟》;三曰《遂木草》;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 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级》。它是传奇中的一种古乐,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阙:终曲。《载民》:歌颂祖先;《玄鸟》:歌颂这一氏族的鸟图腾;《遂木草》:歌颂并期望植物生长茂盛;《奋五谷》:歌颂并期望粮食丰产;《敬天常》: 唱歌自然规律的不行抗拒;《达帝功》:感谢自然地赐予;《依地德》:要依据徒弟的自然规律从事生产活动;《总禽兽之级》:唱歌并期望畜牧生产得到富强增殖。这些都反映了先民对生产和生活的思想感情。
《礼记-郊特牲》记载的古代祭歌: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易经-愤》:愤如,番如,白马瀚如;匪寇,昆垢〔P8〕 六代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祭天神尧的《咸池》:崇天的乐舞 舜的《韶》:祭四望
夏的《大夏》:赞颂大禹治水的功绩商的《大濩》:祭先妣
周初的《大武》:祭先祖
散乐、夷乐——民间乐舞,由旄人掌教
四夷之乐——当时王朝四周各部族的乐舞,歌曲,由提楼市掌教
宗教性的乐舞——包括田旱时求雨的舞鹤每年秋季驱除瘟疫时所用的摊舞。古乐器
鼓:最早产生的击打乐器,最古老的是土鼓,后有木鼓,商代消灭铜鼓。制造水平最高的是商代的双鸟耗真纹铜鼓
磬:最古老的民族乐器,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称为“石”或“鸣球”,最早用在先民的乐舞中,依据场所和演奏方式分为特謦和编磬;
虎纹大石磬:河南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石器,通体用大理石造成,外表光滑, 右上角钻有小孔以便悬挂,通体刻画的有类似老虎的图案,造型精巧,音色浑厚、美丽。
钟:目前觉察最早的是陶钟,石器时代遗物
编钟:青铜制成,印能奏成出唱歌一样的旋律,因此又被称“歌钟”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依据音调的凹凸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巨大的钟架上,用十字形木槌个长兴木棒敲
陶埙:以陶土制成的吹奏乐器,一般成平底,卵形。
陶响器:原始乐器具有特别节奏颜色的乐器,形制为封闭状的腔体,和内装的小石粒或小泥丸相互碰撞发音,以小巧玲珑和多种惊奇的外形为其特征。
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一、 西周时期乐舞等级制度和音乐教育是如何实施的?
乐舞等级制度:春秋末期在“礼崩乐坏“的局面中,周代建国初期,周公制定了礼乐制,它是一种用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把上层社会的人分成很多等级,再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规定所实施的礼乐,其目的是稳固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音乐的进展。分为佾〔yi4〕和乐县〔xuan2〕。县:悬挂钟磬多少的规格及排列的方位。规定王使用的乐舞可以排列在东南西北四方,诸侯可以排列三面,卿和士大夫可以排列两面,士看可以排列一面。佾: 王的乐舞列队可以有八行,每行 8 人,共 64 人;诸侯则只可以六人一行,排六排, 共 36 人,以下渐渐递减。我国第一个礼乐几个头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农村初中学校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VIP
- TZLJ010-2023 香烤鱼片加工技术规范.pdf VIP
- COP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汽车内饰件.doc VIP
- 2025年最新执业药师考试西药题库及答案 .pdf VIP
- 污水处理优化软件:SuperPro Designer二次开发_(3).二次开发基础与工具.docx VIP
- 国际建筑规范,中文.doc VIP
- 《高处作业吊篮安装、拆卸、使用技术规程 》(JBT 11699-2013).docx VIP
- 代加工合同合作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年国际大专辩论赛辩词_金钱是万恶之源.doc VIP
- 2025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红岩》分章节阅读指导笔记.docx VIP
专注地铁、铁路、市政领域安全管理资料的定制、修改及润色,本人已有7年专业领域工作经验,可承接安全方案、安全培训、安全交底、贯标外审、公路一级达标审核及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资料编制等工作,欢迎大家咨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