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9:一元生发类思辨作文
【解题策略】
一元生发类思辨作文,就是作文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分析。要进行辩证分析,体现思辨性,最主要的是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发展地看问题。根据具体材料内容,有的还需要借助因果关系进行探因溯果地分析,有的需要从内因外因角度分析。简言之,对于一元概念作文的辩证写作,我们要学会拆解概念,让概念自我“分裂”,从拆解分裂出的不同侧面或不同阶段来更为全面地分析概念意义。思辨性作文的一般结构方式:引(略)—分(稍详)—合(详)—联(详)—怎么(详)—结(略)
引:引出材料主题词,引出文章的观点。这一部分要简略,不能拖泥带水。
分:即将几个主题词分别阐述其内涵、成因、客观性、合理性、局限性等等。其作用是为后文进一步议论准备、蓄势。每一个概念的解读上多些笔墨,阐述得充分一些。总的说来,这一部分不能占据太多篇幅,不然就冲淡了后面的综合论述。
合:这是将几个主题词结合起来论述文字。关键在于阐明几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写作者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联:紧扣核心主题词,联系名人轶事、联系身边生活,联系社会现实,联系国际形势等等,既要佐证上文论述,也要使文章更接地气,更有针对性,从而也更为深刻。
怎么:即怎么办。这一部分就是针对上文现实提出具体方法措施和建议设想。这一部分可以和“联”分开来,单独成段,也可以和联接在一起,一边关联,一边给出“怎么办”建议。视自己掌握的材料和思维的深度广度而定,哪一方面思考充分一点,就稍微详细一点。
结:呼应材料,收束全文,强调论点,发出号召等。
【写作借鉴】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守强常思危,处弱需奋发
引: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引出文章的观点。
分:分别举例阐释弱和强的内涵、成因。
合:将弱和强两者关联起来,结合材料内容,议论述两者的相对关系、转化关系等。
联:关联个人,国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举例印证强弱相互转化的观点。
怎么(办):结合时代要求,对青年一代提出建议号召,并强调道德力量的强大。
结:再次点题,强化中心论点。
【范文】
守强常思危,处弱需奋发
美国爱默生说过:“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这话颇有道理。不过,我更喜欢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里的观点:“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领袖告诫我们:守强常思危,处弱需奋发。(引: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引出文章的观点。)
所谓弱者,即弱小者。一点刚刚冒起的新芽,一只刚刚孵化出的鸡雏,一个经济颓败国防力量落后的国家……都是弱者。但最可怜的弱者当是精神上的弱者。所谓强者,即强大者。一个蓊蓊郁郁的参天大树,一头强健有力的壮年雄狮,一个经济繁荣国防科技高度现代化的国家……都是强者。但真正的强者绝不止步于此。
暂时的强、弱,往往取决于历史,基因和先天因素。但强弱绝不是一个永久的状态。(分:分别举例阐释弱和强的内涵、成因)
弱者,往往是一个生命、事物的初始状态,是强者的前奏。经由主观的努力锻炼、增益其所不能,弱者就会变成强者。
强者,往往是一个生命、事物的巅峰,是弱者的后续发展状态,经由时间的洗礼,如果主观欠努力,甚至滥用其强,那也会再次沦为
弱者。不管强者,还是弱者,都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同样的生命、事物,相对于此前的弱小,算得上强大,但相对于其他更强大的生命或者事物,就未必强大了。所以,“生而强者不必自喜“,“生而弱者不必自悲“。(合:将弱和强两者关联起来,结合材料内容,议论述两者的相对关系。)
一个生来弱小的人可以通过勤奋锻炼,使目明耳聪,身强力壮。一个弱小的国家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奋发图强实现繁荣昌盛。
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是何等积贫积弱,还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通过几代人的刻苦钻研科技,大力发展经济,才取得今天的辉煌成就,让当今中华豪迈地屹立世界之林?但中国绝不会像某些西方国家一样,滥用其强,充当国际警察,恃强凌弱。历史上看起来强大的纳粹德国,正因为战争狂人希特勒自恃武力强大,妄自发动世界大战,激起了全人类的同仇敌忾,才终致其身死国灭。 (联:关联个人,国家,分别从正面和反面举例印证强弱相互转化的观点。)
当今中国,日新月异。作为青年一代,应发扬老一辈艰苦创
业、追求卓越的光荣传统,居安思危,不断寻求经济和科技的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3-2024学年新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模拟考(江苏卷) 含答案.docx
- 2023-2024学年新高一语文上学期开学模拟考(上海卷) 含答案.docx
- 2023年广西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单独)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无答案.docx
- 2023年湖北省中职语文模拟试卷 含答案.docx
- 2023年湖北省中职语文模拟试卷2 含答案.docx
- 2023年中职专题复习:修辞手法专题训练及答案.docx
-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2023年高考真题全国I卷古诗导练.docx
- Unit+8+第1课时+Warming+Up+&+Listening+and+Speaking【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同步课堂(外研版2021基础模块1).docx
- Unit+8+第3课时+Reading+and+Writing+2【教案】-【中职专用】高一英语同步课堂(外研版2021基础模块1).docx
- 高考语文作文考点7:时评类材料仼务驱动作文-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分类讲练题题清之高考作文(全国通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