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闽江学院教案——服装结构设计教案
第三章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一节 裙装原理
一、测量部位
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
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绕一周的长度
裙摆围:裙子下摆周长
裙长:腰节线至所需裙长的长度
二、裙装基本结构线名称
三、裙装的分类
(一)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裙等。
(二)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高腰裙等。
(三)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四)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五)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体褶等。
四、裙原型
裙原型是取自女体直立状态下绕腰、臀部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形态。
(一) 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二) 作臀围线(4),中臀围线(5),侧缝线(6),后中心线(7)。 (三) 确定前腰侧点(8),后腰侧点(9),后中心点(10)。 (四) 画顺前侧缝线(11),后侧缝线(12),前腰口线(13),后腰口线(14)。 (五) 作前后省。
第二节 裙装结构分析
一、 裙装的放松量
(一) 腰围的放松量
人在呼吸及站、坐时腰围会有2cm的差值变化。从生理学角度讲,人体腰部周长缩小2cm时,人体不会产生强烈的压迫感,所以裙装的放松量可控制在0~2cm。
(二) 臀围的放松量
臀围放松量的大小直接影响裙装的造型风格。人体一般坐立的变化需要,臀围的放松量一般控制在4~6cm左右。
(三)裙摆围的放松量
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宽松裙的摆围可呈A形,圆形,甚至超过360°。运动类型裙摆围波浪起伏、飘逸、舒展,而合体的裙摆围设计则要考虑到人体的活动范围。裙叉一般开在距腰口线40cm以下为宜。无裙叉的裙摆围应随裙长的增加而增加。
二、臀高线的确定
臀高线与人体的高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一般认为臀高线距腰口线的距离为身高/10+1,也有按H/6计算的。还可实际测量从腰节线至臀围线的长度进行确定。
三、腰省的确定
(一) 省量
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它的放置与裙子的款式有关,每个省的省量过大或过小均不适宜。 过大会使省尖过分尖突,过小则达不到收省的目的。
对于贴体裙装,侧缝省应控制在0.5~1cm左右。随着宽松程度的增加,省量可在0.5~3cm之间变化。片内省的省量一般控制在1.5~3cm左右。
(二)省数
整个腰围的片内省个数一般为偶数。如果是4个或8个,则前后各一半,以对称形式出现。如果是6个,则前2后4。(三)省位
四、臀围加放量与腰省的关系
若H*为净臀围,W*为净腰围,△H为臀围加放量,n为裙片数。经研究,在臀围加放量一定的情况下,每片裙的最小腰省量= H*- W*-2△Hn 。
若要使腰省为零,则臀围的最小放松量= H*- W*2 。
由此可见,裙摆量、臀围、腰省量是相互制约的。进而也将裙子的外形分为:紧身裙,半紧身裙,斜裙,圆裙几种轮廓。各式裙款均是在这几种裙形基础之上进行分割、拉展、打褶等变化而得到的。
第三节 各种廓形裙
一、紧身裙
为贴身的极限造型。如西装套裙,一步裙,窄摆裙等等。它的结构基本上在原型裙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功能性的设计而成。如上端为穿脱方便装加拉链,而下端为便于行走,设有开叉。
二、半紧身裙 半紧身裙也称A形裙。它是在紧身裙的基础上增加裙摆的围度而完成的。随着裙摆的增加,侧缝线趋向变直,腰省量减小,腰侧点与前、后腰点距离增大,腰口线的弯曲度变大。结构制图是在裙原型基础上将侧缝线下摆放出,侧缝线变斜,同时减少腰省量,提高腰侧点位置。
三、斜裙
在半紧身裙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裙摆量,此时臀围放松量也相应增大,当放松量△HH*- W*2 时,腰省为零。腰侧点与前后腰点距离、腰围线曲度均大于半紧身裙。
(一) 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二) 确定腰口斜线(4)。
(三)确定腰口大点(5),裙中线(6),腰口大点与(2)线和(6)线交点的连线(7),裙侧线(8),裙摆线(9)。
本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10年,做过实验室QC,仪器公司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擅长解答实验室仪器问题,现为一家制药企业仪器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