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xVIP

2023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3 年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进一步了解豪放派词的特点,体会辛弃疾与苏轼豪放词风的异同。 2、理解文中用典的作用,体会作者借古事抒发出的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及愿望不能实现的苦闷心情,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用人不当的愤概。 教学设想 1、留意诵读,从自由读到范读,再齐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读”课文,从读中感受作者激愤沉郁的豪放词风。 2、留意比较,比较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念奴娇·赤壁怀古》 1、检查背诵 2、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赤壁之景,显得宏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的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的周瑜相比,东坡自然会发限的感慨,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今日我们就来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完成 学生查找资料,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 借助注解和工具书正音、正义,疏通词语。 学生自读课文。 听录音,留意范读的语气和感情。 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2、老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 感情 上阕:歌颂迨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下阕: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 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复原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四、品尝鉴赏 1、要求学生找出词中的典故,并分析其作用 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怀念英雄,表现收复失地的决心。 人道寄奴曾住:怀念古人,表现北伐决心。 烽火扬州路,佛狸祠下:今者比照,不堪回首。 元嘉草草,封猩居胥:借古讽今,指责草率出兵。 凭谁问,廉颇老矣:自我感慨,不忘为国效力。 (这些典故的运用使诗文情思隽永,含蓄深刻) 2、引导学生找出词中的对比,并体会其作用 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针对南宋的萎靡不振。 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阅历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 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 (这些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剧烈,形象更加显明生动) 五、拓展延长 《念奴·赤壁怀古》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借咏怀历史抒发感情,探讨这两首词的异同。 (此题设计,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两首词内容的异同,还要领悟苏辛这两位豪放派代表词人风格上的异同) 1、相同点: 结构上均为“地点+怀古”;意境上均为雄浑壮阔; 主旨上均为把古喻今。 2、不同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用“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周郎赤壁”和“一时多少豪杰”从景中逐层托出人物,为下阕的争论作好铺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阕写景中就含有争论,下阕争论之中也有写景的地方。 争论涉及的问题不同,深度不同。苏轼词作纵横决荡,争论能上以形而上的层面,思索宇宙人生的终极意义;辛弃疾的词作扣紧现实,借咏史谈自己的战略见解,表现自己的爱国情怀。 苏词多铺叙显得开阔明朗,旷达乐观;辛词用事多,层层转折,显得隐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设计 2 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内容 一、课前导入 1、继承苏武把词的豪放风格加以发扬光大,使它蔚然成为一大宗派,主要应归功于辛弃疾。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目空一切之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确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忱和广袤的社会内容。 指导预习,初读课文,疏通文字。 补充注音:谢? 补充注释: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淹没万里江ft,形容气概非凡。草草:原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思索问题: 找出韵脚,并在朗读中体会。 左、住、虎、顾、路、鼓、否。厌声韵。 这首词用了哪些典故,有什么含义? 作者与写作背景: 辛弃疾在词人中,算是个英雄。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夫抗金义军,担当掌书记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坚决,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自斩了这个叛徒;另一件是,亲率 50 骑兵,直闭驻有 5 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好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 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从今以后,他接着坚持主战,用他饱含爱国主义激情的词和文章,宣扬北伐抗金,收复中原统一全国的主见。但是,以

文档评论(0)

158****015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